漢語(yǔ)詞語(yǔ)拼音 漢語(yǔ)解釋
玉面的意思
尊稱人的容顏。
美好的容貌。
指梅花。
白色的臉。指玉面貍。
白hAo86.com色的臉。指玉花驄的臉。
⒈ 尊稱人的容顏。
引《公羊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。”
⒉ 美好的容貌。
引南朝梁簡(jiǎn)文帝《烏棲曲》之四:“織成屏風(fēng)金屈膝,朱脣玉面燈前出?!?br />唐李白《浣紗石上女》詩(shī):“玉面耶溪女,青蛾紅粉妝?!?br />《隨園詩(shī)話》卷一引清徐柯《過(guò)平原有見》詩(shī):“玉面珠璫坐錦車,蟠云作髻兩分梳?!?/span>
⒊ 白色的臉。指玉面貍。
引宋朱松《牛尾貍》詩(shī)之一:“壓槽玉面天涯見,琢雪庖霜照眼明?!?/span>
⒋ 白色的臉。指玉花驄的臉。
引元張昱《昔游》詩(shī):“冠翹鶡尾朱袍盛,馬頓金羈玉面斜。”
明高明《琵琶記·新進(jìn)士宴杏園》:“玉面、銀鬃、秀膊、青花?!?/span>
⒌ 指梅花。
引宋《虞美人》詞:“冰膚玉面孤山裔,肯到人間世。天然不與百花同,卻恨無(wú)情輕付、與東風(fēng)?!?/span>
字義分解
(1)(名)溫潤(rùn)而有光澤的美石。
(2)(形)比喻潔白或美麗:~顏|亭亭~立。
(3)敬辭;指對(duì)方身體或行動(dòng):~音|~照。
(4)(Yù)姓。
(1)(名)頭的前部;臉:~孔。
(2)(動(dòng))向著:背山~水。
(3)(名)物體的表面;有時(shí)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:水~|地~|桌~|~兒。
(4)(動(dòng))當(dāng)面:~談|~洽。
(5)(名)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的正面:鞋~|~兒。
(6)(名)幾何學(xué)上稱線移動(dòng)所成的形跡;有長(zhǎng)有寬;沒(méi)有厚:平~|~積。
(7)(名)部位或方面:正~|片~。
(8)(助)方位詞后綴:上~|前~|外~|西~。
(9)(量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~鏡子。
(10)(量)用于會(huì)見的次數(shù):一~鏡子。
(11)(名)糧食磨成的粉;特指小麥磨成的粉:白~|豆~。
(12)(名)(~兒)粉末:藥~兒。
(13)(名)面條:掛~|切~。
(14)(形)〈方〉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:~瓜。
玉面其他相關(guān)
按照詞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824143ac9e824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