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鄙有章
都鄙有章的意思
國都與邊鄙的車服尊卑各有規(guī)定。
【解釋】都:都城;鄙:小邑;章:章程。指國都與小城都有章法
【出處】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子產(chǎn)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?!?/p>
【示例】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67回:“公孫橋既執(zhí)鄭政,乃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。”
【語法】都鄙有章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管理。
字義分解
1. 大都市:都市。都會。通都大邑。
2.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(guān)所在的地方,京城:首都。國都。京都。建都。
3. 美好:“雍容閑雅,甚都”。都麗。都雅。
4. 總:都為一集。
5. 居:“都卿相之位”。
6. 古代稱頭目、首領(lǐng)。
7. 姓。
(1)(形)粗俗;低下:~俗(粗俗;庸俗)|卑~。
(2)(代)謙辭;舊時用于自稱:~人|~意|~見。
(3)(動)〈書〉輕視;看不起:~視|~棄(看不起;厭惡)。
(4)(名)〈書〉邊遠(yuǎn)的地方:邊~。
1. 存在:有關(guān)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備無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屬:他有一本書。
3. 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(xiàn):有病。情況有變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學(xué)問。
6.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:有勞。有請。
7. 無定指,與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詞綴,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(1)(名)音樂的一曲;歌曲詩文的段落。
(2)(名)條目。
(3)(名)條理。
(4)(名)章程。
(5)(名)奏章。
(6)(名)(Zhānɡ)姓。
(7)(名)圖章:印~|蓋~。
(8)(名)佩帶在身上的標(biāo)志:領(lǐng)~|臂~|胸~|袖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661143ac9e661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