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體所有制
集體所有制的意思
字義分解
(1)(動)集合;聚集:匯~|齊~|~思廣益|驚喜交~。
(2)(動)集市:趕~。
(3)(名)集子:詩~|文~|全~|地圖~。
(4)(量)某些篇幅較多而分為若干部分的書籍中的一部分;本數較多而分為兩三個段落的影片中的一個段落:《康熙字典》分子、丑、寅、卯等十二~|這部影片上下兩~;一次放映。
(5)(Jí)姓。
1. 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體。體重。體溫。體質。體征(醫(yī)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(fā)現的異常變化)。體能。體貌。體魄(體格和精力)。體育。體無完膚。
2. 身體的一部分:四體。五體投地。
3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體。主體。群體。
4. 物質存在的狀態(tài)或形狀:固體。液體。體積。
5.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格:體裁(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體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體”、“駢體”、“舊體詩”)。字體。
6. 事物的格局、規(guī)矩:體系。體制。
7. 親身經驗、領悟:體知(親自查知)。體味。身體力行(xíng )。
8.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:體諒。體貼。體恤。
9. 與“用”相對。“體”與“用”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,指“本體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認為“體”是最根本的、內在的;“用”是“體”的外在表現。
1. 處,地方:住所。哨所。場所。處所。
2. 機關或其他辦事的地方的名稱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
3. 量詞,指房屋:一所四合院。
4. 用在動詞前,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:所部(所率領的部隊)。所謂(a.所說的;b.某些人所說的,含不承認意)。無所謂(不關緊要,不關心)。所有。各盡所能。所向無敵。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。
5. 用在動詞前,與前面的“為”或“被”字相應,表示被動的意思:為人所敬。
6. 姓。
1. 存在:有關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備無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屬:他有一本書。
3. 表示發(fā)生、出現:有病。情況有變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學問。
6.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:有勞。有請。
7. 無定指,與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詞綴,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(1)(動)制造:~版|~幣|~表|~革|~件|~冷|~品|~錢|~糖|~圖|~藥。
(2)(動)擬定;規(guī)定:~定|因地~宜。
(3)(動)用強力約束;限定;管束:~伏|管~。
(4)(名)制度:法~|所有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585843ac9e5858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