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不存而毛焉附
皮不存而毛焉附的意思
皮不存而毛焉附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,意[hao86.com好工具]思是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(chǔ),就不能存在。
【解釋】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著。皮都沒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(chǔ),就不能存在
【出處】梁啟超《墨學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為有命說之根據(jù)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則皮不存而毛焉附矣?!?/p>
【近義詞】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
【語法】皮不存而毛焉附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形容兩者的關(guān)系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:?!湣?。
(2)(名)(~子)皮革或毛皮:~包|~箱|~襖。
(3)(名)(~兒)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?xùn)|西:包袱~兒。
(4)(名)表面:地~|水~兒。
(5)(名)(~兒)某些薄片狀的東西:粉~兒|豆腐~兒。
(6)(形)有韌性的:~糖。
(7)(形)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:花生~了;吃起來不香。
(8)(形)頑皮;調(diào)皮。
(9)(形)由于申斥或責罰次數(shù)過多而感覺“無所謂”。(名)指橡膠:橡~|筋~。(Pí)姓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動)活著:生~。
(2)(動)儲積:~糧。
(3)(動)保留:~疑。
(4)(動)寄放:~車。
(5)(動)心里懷有:對他~著希望。
1.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(fù)算耳”。
2.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(shè)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
3.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
1. ?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:毛筆。羽毛。毛織品。毛骨悚然。輕于鴻毛。
2. ?像毛的東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
3. ?衣物上的霉菌: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。
4. ?粗糙,沒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計)。毛坯。
5. ?不是純凈的:毛利。毛重。
6. ?行動急躁:毛躁。
7. ?驚慌失措,主意亂了:把他嚇毛了。
8. ??。好 C⒆?。毛毛雨。
9. ?貨幣貶值:錢毛了。
10. ?量詞,用于錢幣,等于“角”,一圓錢的十分之一:兩毛錢。
11. ?姓。
(1)〈書〉
(2)(代)跟介詞“于”加代詞“是”相當:必不在~|樂莫大~。
(3)(代)哪里;怎么(多用于反問):~有今日?|不入虎穴;~得虎子?
(4)(副)乃;才:必知亂之所自起;~能治之。
(5)語氣助詞:有厚望~。
(1)(動)附帶:~設(shè)|~則|~寄照片一張|你給我再~上一筆;讓他收到這封信就回信。
(2)(動)靠近:~近|~在他的耳朵旁邊低聲說話。
(3)(動)依從;依附:~議|~庸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575b43ac9e575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