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的意思
【解釋】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
【出處】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時素臣正在得君,真?zhèn)€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。旬月之內(nèi),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?!?/p>
【語法】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1.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。知情達理。
2.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3. 學識,學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
4. 主管:知縣(舊時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
5. 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6. 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1. 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1.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
南無,也作“南謨”。佛教用語,常用于佛、菩薩名或經(jīng)書題名之前,表示對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歸敬”、“敬禮”的意思。如:南無阿彌陀佛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名)話:~語|語~|格~。
(2)(動)說:~之有理|暢所欲~。
(3)(量)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:五~詩。
(4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567f43ac9e567f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