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塌糊涂
一塌糊涂的意思
一hAo86.com塌糊涂
(1) 全部處于亂七八糟狀態(tài)
⒈ 形容亂到不可收拾或糟到極點。
引郭沫若《我的學生時代》:“新開設(shè)的中學,更是一塌糊涂,笑話百出?!?br />亦作“一榻胡涂”、“一塌胡涂”。 魯迅《書信集·致曹靖華》:“《鐵流》在北平有翻版了,壞紙錯字,弄得一榻胡涂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二幕:“我的運氣不好,處處倒楣,碰釘子,事業(yè)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?!?/span>
形容紊亂糊涂,以致不可收拾。
【解釋】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
【出處】清 曾樸《孽?;ā罚骸芭c其顧惜場面,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。”
【示例】新開設(shè)的中學,更是一塌糊涂,笑話百出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 學生時代》)
【近義詞】亂七八糟、一團漆黑、烏煙瘴氣
【反義詞】條理井然、井然有序
【語法】一塌糊涂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
(2)(形)同一:~視同仁|咱們是~家人|咱們~路走|這不是~碼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(4)(形)全;滿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專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;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
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動詞之后;動量詞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;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結(jié)果):~跳跳了過去|~腳把它踢開。
(8)(副)一旦;一經(jīng)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書〉用在某些詞前加強語氣:~何速也|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(1)(動)(支架起來的東西)倒下或陷下。
(2)(形)凹下:~鼻梁。
(3)(形)安定;鎮(zhèn)定:~心。
1. 粘合,涂附:裱糊。糊墻。糊窗戶。
2. 粥類:糊口。
3. 〔糊涂〕a.不明事理;認識模糊混亂,如“他太糊糊了”;b.內(nèi)容混亂的,如“糊糊賬”。
4. 同“煳”。
(1)(動)使油漆、顏色、脂粉、藥物等附著在物體上:~粉|~藥。
(2)(動)(動)亂寫或亂畫;隨意地寫字或畫畫:~抹。
(3)(動)(動)抹去:~改|~料。
(4)(動)(名)〈書〉泥:~炭。
(5)(動)(名)海涂。
(6)(動)同途。
(7)(動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550743ac9e5507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