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流勇退
急流勇退的意思
急[hao86.com好工具]流勇退
(1) 舟行急流之中而勇于自退,比喻為官正在得勢的時候退下來
⒈ 宋陳摶約錢若水相晤。
引錢至,見陳與一老僧擁爐而坐。僧視若水良久,以火箸畫灰作“做不得”三字,徐曰:“是急流中勇退人也?!?br />意思說錢若水做不了神仙,但也不是久戀官場的人。后錢官至樞密副使,年四十即退休。見宋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卷七。后因以“急流勇退”比喻在官場得意時及時引退,以明哲保身。 宋蘇軾《贈善相程杰》詩:“火色上騰雖有數(shù),急流勇退豈無人?!?br />元關(guān)漢卿《喬牌兒》套曲:“繁華重念簫韶歇,急流勇退尋歸計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回:“你只看公公正在精神健壯的時候,忽然的急流勇退,安知不是一心指望你來翻梢?”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六章四:“就這樣,沒有一個發(fā)表言論的機關(guān),遂使一科的朋友們英雄無用武之地,而逼得徐壽軒急流勇退,在我實在是感覺著遺憾?!?/span>
在湍急的水勢中,當(dāng)機立斷回舟退出。比喻人處于得意順遂時,能見機功成身退,以求明哲保身。宋.蘇軾〈贈善相程杰〉詩:「火色上騰雖有數(shù),急流勇退豈無人?」《醒世恒言.卷二.三孝廉讓產(chǎn)立高名》:「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既無出類拔萃之才,宜急流勇退,以避賢路?!挂沧鳌赣峦思ち鳌埂?/p>
【解釋】勇退:果斷地退卻或退避。在急流中果斷退回;比喻做官的人;正當(dāng)仕途順利、得意之際就果斷地抽身引退。
【出處】宋 蘇軾《贈善相程杰》詩:“火色上騰雖有數(shù),急流勇退豈無人?!?/p>
【示例】官人宜急流勇退,為山林娛老之計。(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一)
【近義詞】激流勇退、明哲保身、知難而退、功成身退
【反義詞】激流勇進、知難而進、急流勇進、濟河焚舟、破釜沉舟
【語法】急流勇退偏正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想要馬上達到某種目的而激動不安;著急
(2)(動)使著急:火車快開了;他還不來;實在~人。
(3)(形)容易發(fā)怒;急躁:~性子|沒說上三句話他就~了。
(4)(形)很快而且猛烈;急促:~雨|~轉(zhuǎn)彎|水流很~|炮聲甚~|話說得很~。
(5)(形)急迫;緊急:~事|~件。
(6)(名)緊急嚴重的事情:告~|救~|當(dāng)務(wù)之~。
(7)(動)對大家的事或別人的困難;趕快幫助:~公好義|~人之難(nàn)。
(1)(動)水流動。(動)液體移動;流動
(2)(動)水流動。(動)移動不定
(3)(動)水流動。(動)流傳;傳播
(4)(動)水流動。(動)向壞的方面轉(zhuǎn)變
(5)(動)水流動。(動)舊時的刑罰;把犯人送到遼遠地區(qū)去
(6)(動)水流動。(名)指江河的流水
(7)(動)水流動。(名)像水流的東西
(8)(動)水流動。(名)品類;等級
(1)(形)大膽;勇敢
(2)姓。
(1)(動)向后移動
(2)(動)使向后移動:~兵。
(3)(動)退出:~場|~黨。
(4)(動)減退;下降:~熱|~燒。
(5)(動)退還:~錢|~票。
(6)(動)把已定的事撤銷:~婚|~親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522043ac9e5220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