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問青紅皂白
不問青紅皂白的意思
不問青紅皂白
(1) 見“不分清紅皂白”
⒈ 不分皂白。參見“不分皂白”。
引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不問青紅與白皂,一迷將奴胡廝鬧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回:“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,自然不問青紅皂白,要懲辦被告了?!?br />馬烽西戎《呂梁英雄傳》第七回:“誰家不交,便將人捆回村公所,不問青紅皂白,按倒就是一頓軍棍馬棒。”
【解釋】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
【出處】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回:“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,自然不問青紅皂白,要懲辦被告了。”
【示例】扯開衣服,看了兩處,不問青紅皂白,舉起鞭子就打。(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續(xù)集遺稿》第四回)
【近義詞】不分皂白、是非不分
【反義詞】是非分明、涇渭分明
【語法】不問青紅皂白復(fù)句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是非不分。
字義分解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(dòng)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動(dòng))請(qǐng)人解答
(2)(動(dòng))為表示關(guān)切而詢問:慰~。
(3)(動(dòng))審訊;追究:~供。
(4)(動(dòng))管;干預(yù):不聞不~。
(5)(介)向(某方面或某人要東西):我~他借本書。
(6)姓。
(1)(形)藍(lán)色或綠色:~天|~苔。
(2)(形)黑色。
(3)(名)青草或沒有成熟的莊稼。
(4)(形)比喻年輕:~年。
(5)姓。
1. 像鮮血的顏色:紅色。紅葉。紅燈。紅塵。紅包。紅燒。紅潤(rùn)。紅艷艷。紅口白牙。紅繩系足(舊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緣)。
2. 象征順利或受人寵信:紅人。紅運(yùn)。紅角(jué)兒(受觀眾歡迎的演員)。走紅。
3. 喜慶:紅媒(媒人)。紅蛋。紅白喜事(結(jié)婚和喜喪合稱)。
4. 象征革命:紅軍。紅色根據(jù)地,紅色政權(quán)。
5. 指營(yíng)業(yè)的純利潤(rùn):紅利。分紅。
6. 特指對(duì)中國(guó)古典文學(xué)名著《紅樓夢(mèng)》的研究:紅學(xué)。
(1)(名)黑色:~鞋|~白。
(2)(名)差役:~隸。
(3)(名)肥皂:藥~|~角|香~。
(1)(形)像霜、雪的顏色:~布|潔~。
(2)(形)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~。
(3)(形)沒有加上什么東西;空白:~開水。
(4)(形)沒有效果;徒然:~費(fèi)力氣。
(5)(形)無代價(jià);無報(bào)償:~吃|~給。
(6)(名)象征反動(dòng):~軍|~區(qū)。
(7)(動(dòng))用白眼珠看人;表示輕視或不滿:~了他一眼。
(8)姓。
(9)(名)(字音或字形)錯(cuò)誤:寫~字|把字念~了。
(10)(動(dòng))說明;陳述:表~。
(11)(名)戲曲或歌劇中用說話腔調(diào)說的語句:道~|對(duì)~。
(12)(名)地方話:蘇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23cd43ac9e23cd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