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性的意思
⒈ 佛教語。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。
引南朝梁武帝《凈業(yè)賦》:“既除客塵,又還自性?!?br />唐寒山《詩》之二三八:“寄語諸仁者,復以何為懷。達道見自性,自性即如來。”
宋楊圭《<金剛般若波羅密經(jīng)>序》:“切以諸佛説法,不離自性,須知一切萬法,皆從自性起用?!?br />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一六一:“若有自性互不成,互不成者誰佛剎?”
⒉ 個性;本性。
引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人必發(fā)揮自性,而脫觀念世界之執(zhí)持?!?br />魯迅《書信集·致宮竹心》:“寄《婦女雜志》的文章由我轉去也可以,但我恐怕不能改竄,因為若一改竄,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,很不相宜?!?/span>
佛教用語:(1)? 謂事物的本體、本質?!毒S摩詰所說經(jīng).卷上.弟子品第三》:「知諸法如幻相,無自性、無他性,本自不然,今則無滅?!?2)? 謂事物的存在狀態(tài)?!冻晌ㄗR論.卷八》:「初能遍計自性云何?有義: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,虛妄分別為自性故;皆似所取、能取現(xiàn)故;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(zhí)自性妄執(zhí)種為所緣故?!?/p>
字義分解
(1)(代)自己:~愛|~備|~便|~費|~供|~家|~薦|~救|~勉|~棄|~謙|~強|~殺|~述|~訴|~習|~信|~?。S|~選|~學|~專|~足|~不量力|~掘墳墓|~鳴清高|~投羅網(wǎng)|~我批評|~言~語|~作聰明。
(2)(副)自然;當然:~不待言|~當努力|~有公道。
(3)(介)從;由:~古|~外|~?。h而近。
(1)(名)性格:個~|耐~|天~。
(2)(名)性能;性質:彈~|藥~|油~。
(3)(名)在思想、感情等方面的表現(xiàn):黨~|紀律~。
(4)(形)有關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:~器官|~行為|~生活。
(5)(名)性別:男~|女~|雄~|雌~。
(6)(名)表示名詞(以及代詞、形容詞)的類別的語法范疇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e1a2a43ac9e1a2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