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革之禍
兵革之禍的意思
【解釋】兵革:兵器戰(zhàn)甲,引申為戰(zhàn)爭。指發(fā)生戰(zhàn)爭
【出處】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將有急怒之謀,以生兵革之禍?!?/p>
【語法】兵革之禍作賓語;指戰(zhàn)爭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兵器:短~相接|秣馬厲~。
(2)(名)軍人;軍隊:工農~|~種|騎~。
(3)(名)軍隊中的最基層成員。
(4)(名)關于軍事或戰(zhàn)爭:~法|紙上談~。
1.去了毛經過加工的獸皮:皮革。革履(皮鞋)。革囊。
2.改變:革新。革命。改革。變革。
3.取消,除掉:革除。革職。革故鼎新(去除舊的,建立新的)。
4.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,如鼓等。
5.姓。
1. 助詞,表示領有、連屬關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薄?/p>
(1)(名)禍患;禍事災難
(2)(動)損害:~國殃民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d8ada43ac9d8ad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