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夏的意思
⒈ 周代“六舞”之一。相傳本為夏禹時代的樂舞。
⒉ 指夏季。
引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夫歲有四秋……大夏且至,絲纊之所作,此之謂夏之秋?!?br />《漢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瓣柍>哟笙模陨B(yǎng)長為事;陰常居大冬,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。”
⒊ 古國名。音譯巴克特里亞(Bactria),也叫希臘·巴克特里亞王國。我國漢代稱之為大夏?!段簳贩Q作吐呼羅,《隋書》、《北史》、《大唐西域記》、《舊唐書》皆作吐火羅。為大月氏所滅。在今阿富汗北部一帶。
引《史記·大宛列傳》:“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嬀水南?!?/span>
⒋ 古城門名。在洛陽,魏明帝所造。
引《文選·潘岳<河陽縣作>詩》:“大夏緬無覿,崇芒鬱嵯峨?!?br />李善注:“陸機(jī)《洛陽記》曰:大夏門,魏明帝所造,有三層,高百尺…… 郭緣生《述征記》曰:北芒,去大夏門不盈一里。”
⒌ 國號。 東晉十六國之一。 匈奴族赫連勃勃所建,也稱夏,為吐谷渾所滅。
⒍ 國號。 隋末農(nóng)民起義軍領(lǐng)袖竇建德稱王后,國號稱大夏。
⒎ 國號。 宋時黨項(xiàng)族李元昊國號亦稱大夏,史稱西夏,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。
⒏ 大廈。
引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正殿路寢,用朝羣辟,大夏耽耽,九戶開闢?!?br />《文選·應(yīng)璩<與從弟君苗君胄書>》:“接武茅茨,涼過大夏?!?br />李善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‘大夏增加,擬於崑崙?!?br />高誘注:“大夏,大屋也?!?/span>
夏禹時代的樂舞。即六樂之一。相傳大禹治水有功,皋陶作以頌之。
字義分解
1. 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(qiáng)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對比,比如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
3. 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
5. 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
7. 時間更遠(yuǎn)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過事物一半,不很詳細(xì),不很準(zhǔn)確:大概。大凡。
(1)(名)夏季:~日。
(2)(名)朝代名;禹所建:~朝。
(3)(名)指中國:華~。
(4)(名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d5da543ac9d5da5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