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公之鶴
羊公之鶴的意思
【解釋】羊公:指晉朝征南大將軍羊祜。 原指羊公不舞之鶴?,F(xiàn)比喻名不副實(shí)。
【出處】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庾失小望,遂名之為羊公鶴。昔羊叔子有鶴善舞,嘗向客稱之。客試使驅(qū)來,氃氋而不肯舞,故稱比之。”
字義分解
1. 哺乳動(dòng)物,反芻類,一般頭上有一對(duì)角,品種很多:綿羊。黃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腸線。羊腸小道。
2. 姓。
(1)(形)屬于國家或集體的(跟‘私’相對(duì)):~款|~物|~事公辦。
(2)(形)共同的;大家承認(rèn)的:~分母|~議|~約。
(3)(形)屬于國際間的:~海|~制|~斤。
(4)(動(dòng))使公開:~布|~之于世。
(5)(形)公平;公正:~買~賣|大~無私|秉~辦理。
(6)(名)公事;公務(wù):辦~|~余。
(7)(Gōnɡ)姓。
(8)(名)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~爵|~侯|王~大臣。
(9)(名)對(duì)上了年紀(jì)的男子尊稱:諸~|張~。
(10)(名)丈夫的父親;公公:~婆。
(11)(形)(禽獸)雄性的(跟‘母’相對(duì)):~羊|這只小雞是~的。
1. 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(jì)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
(名)鳥類的一屬;頭小頸長(zhǎng);嘴長(zhǎng)而直;腳細(xì)長(zhǎng);羽毛白色或灰色;群居或雙棲;常在河邊或海岸捕食魚和昆蟲。常見的有白鶴、灰鶴等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d1f2143ac9d1f2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