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九曜
七星九曜的意思
字義分解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。
(2)(數(shù))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;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;共分七個“七”。
(1)(名)夜晚天空中閃爍發(fā)光的天體:~羅棋布|月明~稀。
(2)(名)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(fā)射光或反射光的天體;分為恒星、行星、衛(wèi)星、彗星、流星等。
(3)(名)(~兒)細碎或細小的東西:一~半點兒。
(4)(名)秤桿上標記斤、兩、錢的小點子。
(5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[ jiǔ ]
1.數(shù)目,八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玖”代):九歸。
2.泛指多次或多數(shù)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
(1)(名)日光。
(2)(動)照耀。
(3)(動)日、月、星都叫曜;日、月和火、水、木、金、土五星合稱七曜。舊時分別用來稱一個星期的七天;日曜日是星期天;月曜日是星期一;其余依次類推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d1e6e43ac9d1e6e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