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不保暮
朝不保暮的意思
⒈ 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(fā)生變化。極言情況危急或境遇窘迫。
引晉袁宏《后漢紀(jì)·質(zhì)帝紀(jì)》:“二千石長吏遇民如虜,或賣用田宅,或絶命捶楚,大小無聊,朝不保暮?!?br />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三一:“近死兩年,朝不保暮,日日起獄,兇焰張大可畏?!?br />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還有那一等人,假如當(dāng)此天道,為將邊庭,身披重鎧,手執(zhí)戈矛,日夜不能安息,又且死生朝不保暮?!?br />梁啟超《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》:“彼恃多數(shù)之后援以執(zhí)政者,時時皆有朝不保暮之心,人人皆懷五日京兆之想,其復(fù)何國利民福之能務(wù)也!”
亦作“朝不保夕”。 《南史·齊巴陵王昭胄傳》:“自建武以來, 高武王侯,居常震怖,朝不保夕。”
《舊唐書·崔胤傳》:“胤所悅者闒茸下輩,所惡者正人君子,人人悚懼,朝不保夕?!?br />《玉嬌梨》第五回:“叔今年六十有三,景入桑榆,朝不保夕,而下無子息?!?br />冰心《咱們的五個孩子》:“解放前,這里住的是拉車的、修鞋的、揀破爛的貧苦人民,生活都是朝不保夕的。”
早上難保晚上仍平安無事。比喻情況危急難保。漢.朱穆〈復(fù)奏記梁冀〉:「或賣用田宅,或絕命于箠楚之下,或自賊于迫切之求,大小無聊,朝不保暮?!埂冻蹩膛陌阁@奇.卷二○》:「還有那一等人,假如當(dāng)此天道,為將邊庭,身披重鎧,手執(zhí)戈矛,日夜不能安息,又且死生朝不保暮?!挂沧鳌赋槐OΑ?。
【解釋】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(fā)生變化。極言情況危急或境遇窘迫。
【出處】晉 袁宏《后漢紀(jì) 質(zhì)帝紀(jì)》:“二千石長吏遇民如虜,或賣用田宅,或絕命捶楚,大小無聊,朝不保暮?!?/p>
【示例】彼恃多數(shù)之后援以執(zhí)政者,時時皆有朝不保暮之心,從皆懷五日京兆之想,其復(fù)何國利民福之能務(wù)也!梁啟超《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》
【近義詞】朝不保夕
【語法】朝不保暮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形勢危急。
字義分解
1. 早晨:朝陽。朝暉。朝暮。朝霞。朝氣。朝思暮想。朝令夕改。朝秦暮楚(喻反復(fù)無常)。
2. 日,天:今朝。明朝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1)(動)保護(hù);保衛(wèi):~家衛(wèi)國。
(2)(動)保持:~溫。
(3)(動)保證;擔(dān)保做到:~質(zhì)~量。
(4)(動)擔(dān)保(不犯罪、不逃走等):~釋。
(5)(名)保人;保證人:作~|押~。
(6)(名)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。
(7)姓。
(1)(名)傍晚:~色|朝三~四。
(2)(形)(時間)將盡;晚:~春|~年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e57b43ac9be57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