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舉的意思
包舉
(1) 總括
(2) 并吞
⒈ 猶言全部占有。
引漢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舉宇內(nèi),囊括四海之意。”
唐元稹《冊文武孝德皇帝赦文》:“昔我高祖、太宗化隋為唐,奄宅區(qū)夏,包舉四海,全付子孫,其事何哉?”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道器》:“由是二生三,三生萬物,宇宙間,名物理氣,無不羅括而包舉?!?br />李大釗《警告全國父老書》:“借以問鼎神州,包舉禹城之河山耳?!?/span>
⒉ 總括;包括。
引唐劉知幾《史通·載言》:“至於《史》、《漢》則不然,凡所包舉,務存恢博?!?br />清準良《請修鐵路疏》:“均能臚陳確實,包舉無遺。”
魯迅《熱風·估<學衡>》:“雖說采集時候,也兼游覽,但這應該包舉在主要的事務里,一列舉便不‘古’了?!?/span>
總括、包羅一切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用紙、布等裹起來
(2)(名)(~兒)包好了的東西:藥~|郵~。
(3)(名)裝東西的口袋:書~。
(4)(量)用于成包的東西:兩~大米|一~衣服。
(5)(名)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:樹上有個~|腿上起了個~。
(6)(名)氈制的圓頂帳篷:蒙古~。
(7)(動)圍繞;包圍:騎兵分兩路~過去。
(8)(動)容納在里頭;總括在一起:~含|無所不~。
(9)(動)把任務承擔下來;負責完成:~醫(yī)|~教|~片兒(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)。
(10)(動)擔保:~你滿意。
(11)(動)約定專用:~車|~了一只船。
(12)姓。
(1)(動)往上托;往上伸:~重|~手|高~著紅旗。
(2)(動)舉動:義~|壯~|一~一動|一~兩得。
(3)(動)興起:義~|~兵|~火。
(4)(動)〈書〉生(孩子):~一男。
(5)(動)推選;選舉:推~代表|公~他做學習組長。
(6)(名)舉人的簡稱:中~|武~。
(7)(動)提出:~例。
(8)(副)〈書〉全:~座(所有在座的人)|~國歡騰|~世聞名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be0f43ac9bbe0f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