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比皆是的意思
比比皆是
(1) 比比:到處,處處。形(hao86.com好工具)容遍地都是
⒈ 到處都是;到處都有。
引宋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卷一:“自后世惡直好佞,以直言賈禍者比比皆是?!?br />明宋濂《答郡守聘五經(jīng)師書》:“故閥閲之家多尊道德而淺功利,據(jù)案談經(jīng),比比皆是?!?br />清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·誤增不字例》:“古書簡奧,文義難明,后人不曉,率臆增益,致失其真,比比皆是?!?/span>
到處都是。形容很多。元.陶宗儀《南村輟耕錄.卷六.喪師衰經(jīng)》:「世道不古久矣!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,比比皆是?!埂都t樓夢.第二回》:「上自朝廷,下至草野,比比皆是?!挂沧鳌副缺冉匀弧埂ⅰ副燃缃允恰?。
【解釋】比比:一個挨一個;引申為處處;到處;皆:全部。形容某種東西到處都是;很多。
【出處】宋 羅大經(jīng)《鶴林玉露》:“自后世惡直好佞,以直言賈禍者比比皆是?!?/p>
【示例】上自朝廷,下至草野,比比皆是。(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二回)
【近義詞】俯拾即是、比比皆然、舉目皆是、觸目皆是、琳瑯滿目、車載斗量、無所不有、汗牛充棟、漫山遍野
【反義詞】寥寥無幾、屈指可數(shù)、寥若晨星、鳳毛鱗角、鳳毛麟角
【語法】比比皆是主謂式;作謂語;用于人與物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比較;較量:~武|~干勁。
(2)(動)能夠相比:堅~金石。
(3)(動)比畫:連說帶~。
(4)(動)對著;向著:民兵用槍~著特務(wù)。
(5)(動)仿照:~著葫蘆畫瓢(比喻模仿著做事)。
(6)(動)比方;比喻:把帝國主義~作紙老虎。
(7)(動)比較同類數(shù)量的倍數(shù)關(guān)系;其中一數(shù)是另一數(shù)的幾倍或幾分之幾:這里小麥和水稻的產(chǎn)量約為一與四之~。
(8)(動)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:甲隊以二~一勝乙隊。
(9)(介)用來比較性狀和程度的差別:他~我強(qiáng)。
(10)(舊讀bì)〈書〉(動)緊靠;挨著:~肩|鱗次櫛~。
(11)(舊讀bì)〈書〉(動)依附;勾結(jié):朋~為奸。
(12)(舊讀bì)〈書〉(副)近來:~來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a8a743ac9ba8a7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