斃而后已
斃而后已的意思
死而后已。
【解釋】斃:倒下,死亡。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***,至死才罷休
【出處】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鄉(xiāng)道而行,中道而廢,忘身之老也,不知年數(shù)之不足也,俯焉日有孳孳,斃而后已。”
【示例】公爾忘私,斃而后已,是豈尋常所可及哉!明·田汝成《阿寄傳》
【近義詞】死而后已
【語法】斃而后已緊縮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1.死(用于人時多含貶義):~命。擊~。牲畜倒~。
2.槍斃:昨天~了一個搶劫殺人犯。
3.仆倒:多行不義必自~。
1.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(fù)算耳”。
2.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(zhuǎn)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(shè)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
3.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
1.方位詞。在背面的(指空間,跟“前”相對):~門。村前村~。
2.方位詞。未來的;較晚的(指時間,跟“前、先”相對):~天。日~。~輩。先來~到。
3.方位詞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對):~排。~十五名。
4.后代的人,指子孫等:無~。
5.君主的妻子:皇~。~妃。
6.古代稱君主:商之先~。
7.姓。
(1)(動)停止:爭論不~。
(2)(副)已經(jīng):時間~過。
(3)(副)〈書〉后來;過了一會兒:~忽不見。
(4)(副)〈書〉太;過:為~甚?!垂拧涤滞耙浴?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a48143ac9ba48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