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十得五
拔十得五的意思
⒈ 謂選拔人才而得其半數(shù)。
引《新唐書·張九齡傳》:“夫吏部尚書、侍郎,以賢而授者也,豈不能知人?如知之難,拔十得五,斯可矣?!?br />宋陳師道《謝胡運使啟》:“謂拔十得五而可得其半,故匿瑕含垢而以求其長致。”
《宋史·選舉志一》:“太宗即位,思振淹滯,謂侍臣曰:‘朕欲博求俊彥於科場中,非敢望拔十得五,止得一二,亦可為致治之具矣。’”
寬于拔擢,必能選得半數(shù)真才。《新唐書.卷一二六.張九齡傳》:「夫吏部尚書、侍郎,以賢而授者也,豈不能知人?如知之難,拔十得五,斯可矣。」《文選.任昉.為范尚書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「拔十得五,尚曰比肩,其余得失未聞?!挂沧鳌赴问濉?。
【解釋】想選拔十個,結果只選得五個。指選拔人才不容易。
【出處】《新唐書 張九齡傳》:“夫吏部尚書、侍郎,以賢而授者也,豈不能知人?如知之難,拔十得五,斯可矣?!?/p>
【示例】夫吏部尚書、侍郎,以賢而授者也,豈不能知人?如知之難,拔十得五,斯可矣。(《新唐書 張九齡傳》)
【反義詞】拔十失五
【語法】拔十得五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人才選拔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抽出;拽zhuài出:~刀|~牙|~草。
(2)(動)吸出:~毒|~火罐。
(3)(動)挑選:選~|提~。
(4)(動)攻取:~據(jù)點。
(5)(動)超出;高出:~尖|出類~萃。
(6)(動)起動:~步|~腳|開~。
(7)(動)把東西放在水里泡。
(1)(數(shù))數(shù)目;九加一后所得。
(2)(形)表示達到頂點:~足|~成。
1. 獲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kòng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濟。心得。
2. 適合:得勁。得當(dàng )。得法。得體。
3. 滿意:得意。揚揚自得。
4. 完成,實現(xiàn):飯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)。
5. 可以,許可:不得隨地吐痰。
6. 口語詞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別說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這么辦”)。
1.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,是中國歷史上五大名山)。五臟(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)。
2.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“6”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93b343ac9b93b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