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詞語(yǔ)拼音 漢語(yǔ)解釋
把麻的意思
⒈ 唐宋時(shí),封王及任免將相等重大事件,以白麻紙書寫詔書。宣詔時(shí)指定專人在旁提示,稱為“把麻”。
引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八七引唐韋絢《劉賓客嘉話錄》:“通事舍人宣詔,舊命拾遺團(tuán)(圈)句把麻者,蓋謁者不知書,多失句度,故用拾遺低聲摘句以助之。”
宋龐玉英《文昌雜錄》卷一:“及呂溫為拾遺,被喚把麻不肯去,遂成故事。拾遺不把麻自呂始。時(shí)柳宗元戲呂云:‘幸識(shí)一文半字,何不與他把麻?!?br />宋陸游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蘇子容詩(shī)云:‘起草才多對(duì)卷速,把麻人眾引聲長(zhǎng)?!w昔時(shí)宣制,皆曼延其聲,如歌詠之狀?!?/span>
唐代以麻紙繕寫詔敕,宣詔時(shí)指定專人在旁提示斷句,以免出錯(cuò),稱為「把麻」。
字義分解
1. 拿,抓住:把酒(拿著酒杯)。把玩(拿著賞玩)。
2. 控制,掌握:把握。把舵。
3. 看守:把守。把門兒。
4. 自行車、手推車等的手柄:車把。
5.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:秫秸把兒。
6. 專權(quán),一手獨(dú)攬:把持大權(quán)。
7. 從后托起小孩兩腿使之大小便的動(dòng)作:把尿。
8. 介詞,義為拿,處置,致使:你能把他怎么樣。
9. 量詞。
10. 結(jié)盟:拜把子。把兄弟。
1. ?草本植物,種類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苧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亞麻”等。莖皮纖維通常亦稱“麻”,可制繩索、織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繩。麻紡。
2. ?指“芝麻”:麻醬。麻油。
3. ?像腿、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(jué):腳麻了。
4. ?感覺(jué)不靈,或喪失感覺(jué),引申為思想不敏銳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
5. ?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:麻子。
6. ?帶細(xì)碎斑點(diǎn)的:麻雀。麻蠅。
7. ?喻紛亂:麻亂。麻沸。
8. ?姓。
按照詞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8c9a43ac9b8c9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