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官的意思
⒈ 晉、南北朝時,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屬官,在板上書授官之辭,謂之“板官”。參見“板行”。
引《魏書·邢巒傳》:“詔曰:‘ 巒至彼,須有板官,以懷初附。’”
《文選·陸機(jī)<謝平原內(nèi)史表>》“魏郡太守遣兼丞張含賫板詔書印綬,假臣為平原內(nèi)史” 唐李善注:“凡王封拜,謂之板官。”
明楊慎《丹鉛總錄·虎爪板》:“晉宋之代,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屬,以板召,謂之板官?!?/span>
字義分解
(1)(名)(~兒)片狀的較硬的物體:木~兒。
(2)(名)(~兒)專指店鋪的門板:鋪子都上了~兒了。
(3)(名)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用來打拍子的樂器:檀~。
(4)(名)(~兒)音樂和戲曲中的節(jié)拍:快~兒|慢~。
(5)(形)呆板:他一點(diǎn)也不活潑;太~了。
(6)((形)硬得像板子似的:地~了;不好鋤。
(7)(形)表情嚴(yán)肅:他~著臉不說話。
(8)〔板〕見〔老板〕。
(1)(名)政府機(jī)關(guān)或軍隊中經(jīng)過任命的、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;在我國現(xiàn)多用于軍隊和外交場合。
(2)(形)舊時稱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辦|~費(fèi)。
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廁所。
(4)(Guān)姓。
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812643ac9b8126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