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挈的意思
提挈
(1) 用手提著
(2) 提攜;牽扶。比喻為撫育
(3) 扶持,幫助
(4) 提拔
(5) 帶領(lǐng);統(tǒng)率
(6) 揭示要領(lǐng)
⒈ 用手提著。
引《禮記·王制》:“輕任并,重任分,斑白不提挈?!?br />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誕餉慶之食,提挈者百餘人?!?br />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四:“歷代史冊浩繁極矣,茍不提挈其綱領(lǐng),便如一屋散錢,無從著手?!?br />聞一多《李白之死》詩:“你那提挈海潮底全副的神力,把我也吸起?!?/span>
⒉ 提攜,牽扶。
引《墨子·兼愛下》:“家室奉承親戚,提挈妻子而寄託之,不識於兼之有是乎?於別之有是乎?”
《三國志·魏志·齊王芳傳》“遣芳?xì)w藩於齊,以避皇位” 裴松之注引三國魏王沉《魏書》:“﹝帝﹞或與從官攜手共行, 熙白:‘從官不宜與至尊相提挈?!?br />《周書·庾信傳》:“提挈老幼,關(guān)河累年。”
引申為撫育。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“妙觀嘆口氣道:‘奴家自幼失了父母,寄養(yǎng)在妙果庵中,虧得老道姑提挈成人?!?br />清戴名世《成烈婦傳》:“﹝文昭﹞拜曰:‘少弟弱妹方須母提挈,毋自傷?!?/span>
⒊ 扶持,幫助。
引《漢書·張耳陳馀傳》“夫以一趙尚易燕,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(zé)殺王,滅燕易矣” 唐顏師古注:“提挈,言相扶持也?!?br />宋陸游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六:“臣有二子一婿,俱是選人,到處撞見寃仇,何人更肯提挈?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五:“若得他提挈,官事易解。”
孫中山《歡迎蘇聯(lián)軍艦祝詞》:“彼此互相提挈,力排障礙,共躋大同,豈惟兩國之福,亦世界之幸也?!?/span>
⒋ 提拔。
引《宋書·劉景素傳》:“何季穆等, 宣簡王之舊也, 王提挈以升之。”
宋周煇《清波別志》卷上:“貫起立謂揀曰:‘ 童貫小內(nèi)臣,蒙太師提挈,今官職至此,豈敢相忘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白玉娘忍苦成夫》:“全虧周翰提挈, 程萬里亦得補福建福清縣尉。”
臧克家《京華練筆二十年》:“他們對我的獎掖和提挈,使我觸及動心的那一點時,不禁為之悲痛淚流?!?/span>
⒌ 帶領(lǐng);統(tǒng)率。
引《南齊書·蕭穎胄傳》:“﹝梅蟲兒、茹法珍﹞帳飲闤肆之間,宵游街陌之上,提挈羣豎,以為歡笑?!?br />唐元稹《授田布魏博節(jié)度使制》:“提挈義旅,勤勞王家,冒白刃而不疑,推赤心而自信?!?br />毛澤東《論持久戰(zhàn)》六二:“抗日戰(zhàn)爭的指揮員就要發(fā)揮他們的威力,提挈全軍,去打倒那些民族的敵人?!?/span>
⒍ 主宰,支配。
引《淮南子·俶真訓(xùn)》:“提挈天地而委萬物,以鴻濛為景柱,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?!?br />《淮南子·俶真訓(xùn)》:“提挈陰陽,嫥捖剛?cè)?,枝解葉貫,萬物百族,使各有經(jīng)紀(jì)條貫?!?br />《宋書·索虜傳》:“慕容、姚泓恃強作禍,提挈萬里,卒嬰鈇鉞。”
《隋書·王昭傳》:“投輔提者,言投授政事於輔佐,使之提挈也。”
⒎ 揭示要領(lǐng)。
引唐韓愈《南山》詩:“團辭試提挈,掛一念萬漏?!?br />清袁枚《與程蕺園書》:“近見海內(nèi)所推博雅大儒,作為文章,非敘事噂沓,即用筆平衍,於剪裁、提挈、烹煉、頓挫諸法,大都懵然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五論“文人相輕”--明術(shù)》:“或有才能,如‘ 浪里白跳張順 ’和‘ 鼓上蚤時遷 ’等,并不能提挈這人的全般?!?/span>
攜帶。
字義分解
1. 垂手拿著有環(huán)、柄或繩套的東西:提壺。提燈。提籃。提包。提盒。提綱挈領(lǐng)。
2. 引領(lǐng)(向上或向前等):提心吊膽。提升。提挈。提攜。
3. 說起,舉出:提起。提出。提醒。提倡。提議。提名。提案。提要。
4. 將犯人從關(guān)押之處帶出來:提審。提犯人。
5. 率領(lǐng),調(diào)遣:提兵。
6. 取出:提取。提貨。
7. 漢字筆形之一,即挑。
8. 舀取油、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:油提。酒提。
9. 古代鼓名:“師帥執(zhí)提”。
10. 姓。
(1)(動)舉;提:提綱~領(lǐng)。
(2)(動)帶領(lǐng):~眷。
與提挈相關(guān)的成語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7d9843ac9b7d98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