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而三
鼎足而三的意思
⒈ 謂像鼎足一樣,三方面并立。
引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內則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而三焉?!?br />朱德《祝高樹勛將軍起義一周年》:“我相信高樹勛運動今后必然會得到更大的發(fā)展,必然會與解放區(qū)軍民的抵抗, 蔣管區(qū)人民的民主運動鼎足而三?!?br />郭沫若《十批判書·莊子的批判》:“他雖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,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為了一個家派與儒、墨鼎足而三的一個人,他的師承淵源卻不甚明白?!?/span>
【解釋】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。也泛指三個方面。
【出處】清 和邦額《夜譚隨錄 崔秀才》:“內則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而三焉?!?/p>
【示例】老頭兒在席上,看著安老夫妻的這個佳兒,這雙佳婦,鼎足而三,未免因羨生感,因感生嘆。(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二回)
【近義詞】鼎足而立
【語法】鼎足而三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三分天下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;三足兩耳:鐘~。
(2)(副)正當、正在:~盛。
(1)(名)腳;腿:~跡|~球|畫蛇添~。
(2)(名)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部分:鼎~。
(3)(形)充足;足夠:~額|~金|~數|~月|富~|豐衣~食。
(4)(副)夠得上某種數量或程度:菜~有十斤。
(5)(副)足以(多用于否定式):不~為憑|微不~道。
1. ?古同“爾”,代詞,你或你的:“而翁歸,自與汝復算耳”。
2. ?連詞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雜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遞進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轉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,如“濃而不烈”。f.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,如“侃侃而談”。g.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,如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”)。
3. ?表(從……到……):從上而下。
(1)(量)數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(2)(量)表示多數或多次:~番五次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680843ac9b6808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