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故的意思
大故
(1) 重大事故;父母之死
⒈ 重大的事故。多指對國家、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禍患,如災害、兵寇、國喪等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凡國之大事,致民;大故,致餘子?!?br />鄭玄注:“大故,謂災寇也?!?br />《漢書·匈奴傳下》:“自黃龍、竟寧時,單于朝中國輒有大故。”
顏師古注:“大故,謂國之大喪?!?br />宋歐陽修《與富文忠公書》:“朝廷新有大故,時事多艱。”
明張居正《雜著》:“雖歷命二百有餘,累經大故,而海內人心宴然不搖,斯用威之效也。”
⒉ 指父母喪。
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也不幸至於大故,吾欲使子問於孟子,然后行事。”
趙岐注:“謂大喪也?!?br />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七回:“便是為人子女,不幸遇著大故,立刻穿上一身孝,難道釋服后便算完了事了不成?”
汪敬熙《一個勤學的學生》:“他忽然長嘆一聲,把臉沉下,仿佛象遭了大故一樣,又把頭垂著?!?/span>
⒊ 泛指死亡。
引《楚辭·九章·懷沙》:“舒憂娛哀兮,限之以大故。”
王逸注:“大故,死亡也?!?br />唐韓愈《祭故陜府李司馬文》:“如何不常,以至大故,嗚呼哀哉!”
⒋ 指嚴重的過失或罪惡。
引《論語·微子》:“故舊無大故,則不棄也?!?br />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:“大故,謂惡逆之事?!?br />《漢書·杜延年傳》:“延年愚,以為丞相久故,及先帝用事,非有大故,不可棄也?!?br />《舊唐書·趙憬傳》:“臣謂宜須採聽時論,以所舉多者先用,必非大故,皆不棄之。”
⒌ 猶言特別。參見“大古”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九:“除是大故聰明,見得不是便翻了?!?br />元張國賓《衣錦還鄉(xiāng)》第一折:“薛仁貴箭發(fā)無偏曲,手段不尋俗; 張士貴拽硬射規(guī)卻不大故。”
元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四折:“這個老丈丈為甚遭誅戮?這個穿紅袍的大故心毒!”
⒍ 猶言大約,大概。參見“大古”。
引《朱子語類》卷六一:“如此説時,好名大故未是好事在。”
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三三:“蜀人大故強悍易反, 成都嘗有一通判要反?!?/span>
⒎ 《墨經》中的邏輯術語,與“小故”相對。即充足而必要條件。
引《墨子·經說上》:“大故,有之必然;無之必不然?!?/span>
⒏ 重要的原因。
引唐柳宗元《與許京兆孟容書》:“宗元於眾黨人中,罪狀最甚。神理降罰,又不能即死。猶對人言語,求食自活,迷不知恥,日復一日。然亦有大故……恐一日填委溝壑,曠墜先緒,以是怛然痛恨,心腸沸熱。”
父親或母親去世。
字義分解
1. 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對比,比如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
3. 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
5. 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
7. 時間更遠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過事物一半,不很詳細,不很準確:大概。大凡。
(1)(名)事故:變~。
(2)(名)緣故;原因:無~缺勤|不知何~。
(3)故意;有意:~作鎮(zhèn)靜|明知~犯。
(4)(連)所以;因此:今日大雨傾盆;~未如期起程。
(5)(形)原來的;從前的;舊的:~址|~鄉(xiāng)|黃河~道|依然~我。
(6)(名)朋友;友情:親~|沾親帶~。
(7)(人)死亡;已經死亡的(人):病~|染病身~|父母早~|~友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595b43ac9b595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