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月披星
戴月披星的意思
⒈ 頂著月亮和星星。謂起早落黑,辛勤地奔波或在野外勞動。
引元金仁杰《追韓信》第二折:“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,也這般戴月披星生受。”
明沉受先《三元記·斷金》:“人為你餐風(fēng)宿水憂成病,人為你戴月披星曉夜行?!?br />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毛狐》:“戴月披星,終非了局。使君自有婦,搪塞何為?”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她背著孩子,戴月披星,廢寢忘餐地在干什么?”
形容早出晚歸,旅途趕路的辛勤勞苦。《兒女英雄傳.第三回》:「如今落得跟著兩個騾夫,戴月披星,沖風(fēng)冒雨的上路去了?!挂沧鳌概谴髟隆?。
【解釋】身披星星,頭頂月亮。形容早出晚歸,辛勤勞動,或日夜趕路,旅途辛苦。
【出處】元 金仁杰《追韓信》第二折:“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,也這般披星戴月生受?!?/p>
【示例】真是個迎風(fēng)冒雪,戴月披星。(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四十四回)
【近義詞】日夜兼程、披星戴月、起早貪黑、披星帶月、水宿風(fēng)餐、餐風(fēng)宿露、餐風(fēng)宿雨、餐風(fēng)飲露、披霜冒露、帶月披星
【語法】戴月披星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;指起早貪黑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把東西放在頭、面、胸、臂等處:~手套。
(2)(動)擁護;尊敬:愛~。
(1)(名)月球;月亮。
(2)(名)計時的單位;一年分為十二個月。
(3)(形)每月的:~刊|~產(chǎn)量。
(4)(形)形狀像月亮的;圓的。
(1)(動)覆蓋或搭在肩上:~衣服|~掛整齊。
(2)(動)打開;散開:~卷(打開書)。
(3)(動)(竹木等)裂開:竹竿~了。
(1)(名)夜晚天空中閃爍發(fā)光的天體:~羅棋布|月明~稀。
(2)(名)天文學(xué)上指宇宙間能發(fā)射光或反射光的天體;分為恒星、行星、衛(wèi)星、彗星、流星等。
(3)(名)(~兒)細碎或細小的東西:一~半點兒。
(4)(名)秤桿上標記斤、兩、錢的小點子。
(5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577043ac9b5770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