呆頭呆腦的意思
呆頭呆腦
(1) 形容愚笨、反應(yīng)不靈的樣子
⒈ 頭腦遲鈍貌。
引《紅樓夢》第八九回:“寳二爺怎么好!只會玩兒,全不象大人的樣子,已經(jīng)説親了,還是這么呆頭呆腦?!?br />魯迅《準(zhǔn)風(fēng)月談·新秋雜識》:“孩子長大,不但失掉天真,還變得呆頭呆腦,是我們時(shí)時(shí)看見的?!?br />李斌奎《天山深處的“大兵”》:“有什么了不起,不就長了一米八的個(gè)子,呆頭呆腦的象秦川大公牛!”
亦作“呆腦呆頭”。 元馬致遠(yuǎn)《岳陽樓》第三折:“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,呸,可不乾賺了我奔走紅塵九千里?!?/span>
⒉ 獃頭獃腦:形容愚鈍的樣子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姓楊的楊老頭子來討帳,住在廟里,獃頭獃腦,口里説甚么天文地理,經(jīng)綸匡濟(jì)的混話。”
清李元玉《眉山秀·偽鬧》:“一個(gè)暴發(fā)財(cái)主叫做包仰崇,雖然一字不識,在女客面上極做工夫,獃頭獃腦,甚肯出錢?!?/span>
思想不靈活,舉止遲鈍的樣子。
【解釋】呆:癡呆、遲鈍。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。
【出處】元 馬致遠(yuǎn)《岳陽樓》第三折:“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。”
【示例】小鳳仙的脾氣,人家說她不合時(shí)宜,其實(shí)她也是呆頭呆腦,不慣作妓女腔,與人不合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五十一回)
【近義詞】目瞪口呆、張口結(jié)舌、呆若木雞、木雞之呆、沒頭沒腦、木頭木腦、傻頭傻腦、愣頭愣腦
【反義詞】天真爛漫、生龍活虎、聰明伶俐、乖巧伶俐、靈機(jī)一動、七步之才、手疾眼快、一表人才、心靈手巧、眼明手快、玲瓏剔透
【語法】呆頭呆腦聯(lián)合式;作狀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傻、愚蠢:癡~。
(2)(形)不靈活;死板:兩眼發(fā)~。
(3)同“待”。
1.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
2.指頭發(fā)或所留頭發(fā)的樣式:剃~。梳~。平~。分~。你的臉形留這種~不合適。
3.物體的頂端或末梢:山~。筆~兒。中間粗,兩~兒細(xì)。
4.事情的起點(diǎn)或終點(diǎn):話~兒。提個(gè)~兒。這種日子到什么時(shí)候才是個(gè)~兒啊!
5.物品的殘余部分:布~兒。蠟~兒。鉛筆~兒。
6.頭目:李~兒。他是這一幫人的~兒。
7.方面:他們是一~兒的。心掛兩~。
8.第一:~等。~號。
9.領(lǐng)頭的;次序居先的:~車?!R。~羊。
10.姓。
1.(~兒)名詞后綴。 a)接于名詞性詞根:木~。石~。骨~。舌~。罐~。苗~。b)接于動詞詞根:念~。扣~。饒~。嚼~兒。看~兒。聽~兒。c)接于形容詞詞根:準(zhǔn)~。甜~兒。
2.方位詞后綴:上~。下~。前~。后~。里~。外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560e43ac9b560e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