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|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|中文字幕aⅴ专区|黄国产成年人精品

    好工具>漢語詞典>拼音查詞>dao開頭的詞語>倒文>

    倒文怎么讀,倒文什么意思,倒文造句,倒文解釋,漢語詞典

    漢語詞典

   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    dǎowén

    倒文

    倒文

    拼音:dǎo wén

    注音:ㄉㄠˇ ㄨㄣˊ

    結構:(左右結構)(獨體結構)

    倒文的意思

    • 詞語解釋:

      指古代詩文中為求協(xié)韻或句法變化而倒置文字的現(xiàn)象。
      因抄刊古書而誤倒的文字。如《淮南子.原道訓》:'游微霧,騖恍忽。'王念hAo86.com孫說:'怳忽'應是'忽怳'。
    • 引證解釋:

      ⒈ 指古代詩文中為求協(xié)韻或句法變化而倒置文字的現(xiàn)象。

      宋孫奕《履齋示兒編·總說·倒文》:“六經或倒其文,如《易》之‘西南得朋’、‘吉兇者失得之象’,類皆有之,唯《詩》為多,如‘中林’、‘中谷’、‘家室’、‘裳衣’、‘衡從’……不一而盡?!?br />清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·倒文協(xié)韻例》:“古書多韻語,故倒文協(xié)韻者甚多?!?br />姚維銳《古書疑義舉例增補·補倒文成句例》:“昭十三年《左傳》:‘我之不共, 魯故之以?!?杜注云:‘不共晉貢,以魯故也?!?愚按:‘ 魯故之以’,猶言‘因魯之故’,倒文成句也?!?/span>

      ⒉ 應是“忽怳”。應是“忽怳”。

      因抄刊古書而誤倒的文字。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游微霧,騖怳忽?!?br />王念孫說:“怳忽”

    • 國語詞典:

      校勘學上指抄刊古書時誤寫顛倒的字詞。

    • 網絡解釋:

      倒文

    • 指古書文句在傳抄、刻印中顛倒誤置的字。如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游微霧,鶩恍惚。”“恍惚”應與下句押韻為“惚恍”。
    • 古語中倒文的事例
    • 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引諺語“室于怒,市于色”,按通常順序是“怒于室,色于市”(在家里發(fā)了脾氣,到外面還一臉怒氣)。
    • 《閔公元年》:“不如逃之,無使罪至,為吳大伯,不亦可乎?猶有令名,與其及也。”按通常順序應是:“與其及也,不如逃之,無使罪至。為吳大伯,猶有令名,不亦可乎?”(與其遭殃,不如逃走,不讓罪名臨頭。出走后做個吳國太伯那樣的人,還有美名,難道不好嗎?)
    • 宋庠《重展西湖二首(其一)》首句“綠鴨東陂已可憐,更因云竇注西田”中,“綠鴨”應為“鴨綠”的倒文。

    字義分解

    • 讀音:dǎo,dào
      [ dǎo ]

      1.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:摔倒。墻倒了。倒塌。倒臺。打倒。臥倒。

      2. 對調,轉移,更換,改換:倒手。倒換。倒車。倒賣。倒倉。倒戈。

    • 讀音:wén

      (1)(名)文字;記錄語言的符號:中~。

      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
      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
      (4)(名)指社會發(fā)展到較高階段表現(xiàn)出來的狀態(tài):~化|~明|~物。

      (5)(名)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~|繁~縟節(jié)。

      (6)(名)非軍事的(跟‘武’相對):~職|~武雙全。

      (7)(名)古時稱在身上、臉上刺畫花紋或字:~身|~了雙頰。

      (8)(舊讀wèn)掩飾:~過飾非。

      (9)(名)關于讀書人的:~人。

      (10)(名)姓。

      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
      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
      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~|水~。

    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4bd843ac9b4bd8/

    合作QQ:564591     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

   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