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消的意思
⒈ 某種主張被壓抑不得伸張。
引《易·泰》:“內(nèi)陽而外陰,內(nèi)健而外順,內(nèi)君子而外小人,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”
南朝宋謝靈運(yùn)《廬陵王墓下作》詩:“道消結(jié)憤懣,運(yùn)開申悲涼?!?/span>
⒉ 謂顫危;覆亡。
引晉桓溫《薦譙元彥表》:“于時皇極遘道消之會,羣黎蹈顛沛之艱。”
唐李尚一《開業(yè)寺碑序》:“自魏歷齊,僧徒彌廣,德均鶖鷺,數(shù)若稻麻。洎乎周季道消,芟夷像教,斯虐主之稱亂,甚魔王之未降?!?br />五代梁太祖《受禪改元制》:“是以三正互用,五運(yùn)相生,前朝道消,中原政散,瞻烏莫定,失鹿難追?!?/span>
字義分解
1.道路:鐵~。大~。人行~。羊腸小~。
2.水流通行的途徑:河~。下水~。黃河故~。
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~合。頭頭是~。以其人之~,還治其人之身。得~多助,失~寡助。
4.道德:~義。
5.技藝;技術(shù):醫(yī)~。茶~。花~。書~。
6.學(xué)術(shù)或宗教的思想體系:尊師重~。傳~。衛(wèi)~士。
7.屬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~院?!??!?。老~。一僧一~。
8.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:一貫~。
9.線條;細(xì)長的痕跡:畫了兩條橫~兒,一條斜~兒。
10.姓。
11.我國歷史上行政區(qū)域的名稱。在唐代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在的省,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(shè)道。
12.某些國家行政區(qū)域的名稱。
13.說:~白。能說會~。一語~破。
14.用語言表示(情意):~喜?!??!x。
15.說(跟文言“曰”相當(dāng),多見于早期白話)。
16.以為;認(rèn)為:我~是誰呢,原來是你。
(1)(動)消失:煙~云散|冰~瓦解。
(2)(動)使消失;消除:~毒|~炎|~腫。
(3)(動)度過時間;消遣:~夜|~夏。
(4)(動)〈方〉需要(前面常帶“不、只、何”等):不~說|何~三天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46be43ac9b46be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