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平天成
地平天成的意思
⒈ 比喻上下相稱,萬事妥帖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堯,舉八愷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時序,地平天成。”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萬世永賴,時乃功?!?br />孔傳:“水土治曰平,五行敘曰成,因禹陳九功而嘆美之?!?br />漢蔡邕《漢太尉楊公碑》:“列作司空,地平天成,陰陽不忒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河清頌》:“地平天成,含生阜熙,文同軌通,表里釐福?!?br />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辯證二五·押字》:“國朝押字之製,雖未必名,而上下多用一畫,蓋取地平天成之意?!?/span>
上下相稱宜。形容萬事都已就緒。
【解釋】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
【出處】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允治,萬世永賴,時乃功?!?/p>
【示例】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5回:“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?!?/p>
【近義詞】天成地平
【語法】地平天成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;比喻上下相稱。
字義分解
1.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:地球(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說。
2.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質。地殼。
3.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陸地。地下。
4. 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
5. 地球上的一個區(qū)域:地區(qū)。此地。
6. 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
7. 所在空間或區(qū)域的部位:地點。目的地。
8. 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:易地以處。
9. 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:見地。境地。心地。
10. 底子:質地。
(1)(形)表面沒有高低凹凸;不傾斜:~坦|~板|路很~。
(2)(動)使平:~了三畝地。
(3)(動)跟別的東西高度相同;不相上下:~槽|~列|~局。
(4)(形)平均;公平:~分|持~之論。
(5)(形)安定:風~浪靜|心~氣和。
(6)(動)武力鎮(zhèn)壓;平定:~叛|~亂。
(7)(動)抑止(怒氣):你~~氣。
(8)(形)經(jīng)常的;普通的:~時|~淡。
(9)(名)平聲:~仄|~上去入。(Pínɡ)姓。
(1)(名)頭頂。
(2)(名)天空:~邊。
(3)(名)頂部的;凌空架設的:~窗。
(4)(名)一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時間;有時專指白天:今~。
(5)(名)一天的某一段時間:天不早啦。
(6)(名)季節(jié):春~|三伏~。
(7)(名)天氣:陰~。
(8)(名)天然的;天生的:~資|~才。
(9)(名)自然界:~災。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;造物者:~意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:~堂|歸~。
1.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)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2.事物發(fā)展到一定的形態(tài)或狀況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學成才。蔚然成風。
3.變?yōu)椋洪L成。變成。
4.可以,能行:成,就這么辦。
5.稱贊人能力強:他辦事麻利,真成。
6.夠,達到一定數(shù)量:成年累(lěi)月。
7.已定的,定形的:成規(guī)。成俗。成見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8.十分之一:增產(chǎn)三成。
9.平定,講和:“會于稷,以成宋亂”。
10.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413743ac9b4137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