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不償失
得不償失的意思
得(hao86.com好工具)不償失
(1)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
⒈ 所得到的不足以補償所失去的。
引宋陸游《<方德亨詩集>序》:“得不償失,榮不蓋媿?!?br />《明史·傅姜包田等傳贊》:“給事中程紹言嘉靖中採礦,費帑金三萬餘,得礦銀二萬八千五百,得不償失,因罷其役?!?br />毛澤東《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》三:“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、或得失相當?shù)南膽?zhàn)?!?br />亦作“得不酬失”、“得不補失”、“得不償喪”。 《后漢書·西羌傳論》:“軍書未奏其利害,而離叛之狀已言矣。故得不酬失,功不半勞?!?br />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遜傳》:“權遂征夷州,得不補失。”
金王若虛《進士彭子升墓志》:“晚登一第,則到官未滿而亡,僅予隨奪,得不償喪。”
做事所付出的功夫太多,而得到的成果太少。宋.蘇軾〈和子由除日見寄〉詩:「感時嗟事變,所得不償失?!挂沧鳌傅貌谎a失」、「得不酬失」。
【解釋】所得到的補償不了所失去的。形容不上算。
【出處】宋 陸游《序》:“得不償失,榮不蓋愧?!?/p>
【示例】饒鴻生在精養(yǎng)軒雖化了幾十塊冤枉錢,在后樂園倒明白了一樁古典,不能說得不償失了。(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十三回)
【近義詞】因小失大、貪小失大、隋珠彈雀、得不酬失、失之東隅、事倍功半、進寸退尺、以珠彈雀
【反義詞】乞漿得酒、得大于失、亡羊得牛、一舉兩得、事半功倍
【語法】得不償失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1. 獲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kòng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濟。心得。
2. 適合:得勁。得當(dàng )。得法。得體。
3. 滿意:得意。揚揚自得。
4. 完成,實現(xiàn):飯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滿足名利的欲望)。
5. 可以,許可:不得隨地吐痰。
6. 口語詞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別說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這么辦”)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(動)歸還;抵補。
(1)(動)失掉;丟掉:喪~。
(2)(動)沒有把握?。?span>~手|~足。
(3)(動)找不著:迷~方向。
(4)(動)沒有達到目的:~意。
(5)(動)改變(常態(tài)):~聲。
(6)(動)違背;背棄:~信|~約。
(7)(動)錯誤;過失:~誤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404b43ac9b404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