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詞語(yǔ)拼音 漢語(yǔ)解釋
黜邪崇正
黜邪崇正的意思
⒈ 斥退奸邪,崇尚正直。
引太平天囯林一環(huán)《貶妖穴為罪隸論》:“庶幾黜邪崇正,以為遐邇親疏之永鑒云爾。”
【解釋】斥退奸邪,崇尚正直。
【出處】太平天國(guó)·林一環(huán)《貶妖穴為罪惡隸論》:“庶幾黜邪崇正,以為遐邇親疏之永鑒云爾?!?/p>
【語(yǔ)法】黜邪崇正作謂語(yǔ)、賓語(yǔ)、定語(yǔ);用于處世。
字義分解
(動(dòng))罷免、革除:罷~。
1. 不正當(dāng),不正派:邪惡(
)。邪念。邪說。2. 中醫(yī)指引起疾病的環(huán)境因素:寒邪。風(fēng)邪。
3. 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(zāi)禍:中(
)邪。4. 妖異怪誕:邪魔。邪術(shù)。
5. 古同“斜”。
(1)(名)山大而高
(2)(動(dòng))重視;尊敬:尊~|推~|~拜(尊敬欽佩)|~敬(推崇尊敬)。
(3)姓。
1. 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(duì)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2. 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
3.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
4.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懷。
5. 表示動(dòng)作在進(jìn)行中:他正在開會(huì)。
6. 兩者相對(duì),好的、強(qiáng)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(duì),與“副”相對(duì):正面。正本。
7. 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
8. 改去偏差或錯(cuò)誤:正骨。正誤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9. 圖形的各個(gè)邊的長(zhǎng)度和各個(gè)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10. 指失去電子的,與“負(fù)”相對(duì):正電。
11. 大于零的,與“負(fù)”相對(duì):正數(shù)(shù)。
12. 姓。
按照詞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3f4343ac9b3f4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