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毛求疵
吹毛求疵的意思
吹毛求疵
(1) 有意抓住人的小過失
⒈ 亦省作“吹毛”。
引語出《韓非子·大體》:“古之全大體者……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難知?!?br />《漢書·中山靖王劉勝傳》:“有司吹毛求疵,笞服其臣,使證其君?!?br />宋陳亮《甲辰答朱元晦書》:“撮其投到狀一言之誤,坐以異同之罪,可謂吹毛求疵之極矣!”
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那廝倒來吹毛求疵,因而正好乘勢去拿那廝?!?br />鄒韜奮《事業(yè)管理與職業(yè)修養(yǎng)·工作的檢討》:“言者不存吹毛求疵,故作留難之心;聽者也不存諱疾忌醫(yī)、過而憚改之意?!?br />唐張說《獄箴》:“吏茍吹毛,人安措足!”
《資治通鑒·齊高帝建元元年》:“候官千數,重罪受賕不列,輕罪吹毛發(fā)舉,宜悉罷之?!?br />胡三省注:“言吹毛求疵也。”
章炳麟《肅政史箴》:“恫疑苛財,吹毛相訟?!?/span>
⒉ 謂指摘細小的毛病。
引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古人疵句》:“如此之類,雖屬吹毛,然不能為古人諱也。”
吹開皮上的毛,尋找里面的小毛病。語本《韓非子.大體》:「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難知。」后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?!稘h書.卷五三.景十三王傳.中山靖王劉勝傳》:「有司吹毛求疵,笞服其臣,使證其君?!挂沧鳌复得箬Α埂ⅰ复得¤Α?、「吹毛索疵」。
【解釋】求:尋找;疵:缺點;小毛病。吹開皮上的毛;尋找里面的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毛??;尋找差錯。
【出處】韓非《韓非子 大體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難知?!?/p>
【示例】若吹毛求疵,天下人安得全無過失者?(清 阮葵生《茶余客話》卷一)
【近義詞】洗垢求瘢、無中生有、牽強附會、尋瑕索瘢
【反義詞】寬大為懷、寬宏大量、通情達理
【語法】吹毛求疵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含貶義,用于指故意挑剔為難人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合攏嘴用力吐氣:~口哨。
(2)(動)空氣流動:風~雨打。
(3)(動)說大話:~牛。
(4)(形)事情失?。哼@事~了。
1. ?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:毛筆。羽毛。毛織品。毛骨悚然。輕于鴻毛。
2. ?像毛的東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
3. ?衣物上的霉菌: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。
4. ?粗糙,沒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計)。毛坯。
5. ?不是純凈的:毛利。毛重。
6. ?行動急躁:毛躁。
7. ?驚慌失措,主意亂了:把他嚇毛了。
8. ??。好?。毛孩子。毛毛雨。
9. ?貨幣貶值:錢毛了。
10. ?量詞,用于錢幣,等于“角”,一圓錢的十分之一:兩毛錢。
11. ?姓。
(1)(動)請求:~救|~教。
(2)(動)要求:精益~精。
(3)(動)追求;探求;尋求:~學問|實事~是|刻舟~劍|不~名利。
(4)(動)需求;需要:供~關系|供過于~。
(5)姓。
(名)缺點;毛病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340c43ac9b340c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