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?shù)囊馑?/p>
見“成則haO86.com為王,敗則為寇 ”。
⒈ 見“成則為王,敗則為寇”。
相互爭斗后,只論結(jié)果,不論過程,也不計是非對錯,成功的即代表正統(tǒng),失敗的便淪為俘虜、寇賊。元.紀君祥《趙氏孤兒.第五折》:「我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。事已至此,惟求早死而已?!挂沧鳌赋蓜t公侯,敗則賊」、「成則為王,敗者為寇」、「成則為王,敗則為寇」、「成則為王,敗則為賊」。
【解釋】舊指在爭奪政權(quán)斗爭中,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,稱帝稱王;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,被稱為俘虜。含有成功者權(quán)勢在手,無人敢責難,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。
【出處】元 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五折:“我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,事已至此,惟求早死而已?!?/p>
【近義詞】成王敗賊、成者為王,敗者為賊
【語法】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事情等。
字義分解
1.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)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2.事物發(fā)展到一定的形態(tài)或狀況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學(xué)成才。蔚然成風。
3.變?yōu)椋洪L成。變成。
4.可以,能行:成,就這么辦。
5.稱贊人能力強:他辦事麻利,真成。
6.夠,達到一定數(shù)量:成年累(lěi)月。
7.已定的,定形的:成規(guī)。成俗。成見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8.十分之一:增產(chǎn)三成。
9.平定,講和:“會于稷,以成宋亂”。
10.姓。
(1)(名)規(guī)范。
(2)(名)規(guī)則。
(3)(動)效法。
(4)(量)用于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(shù)。
(5)(連)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的詞。
(6)(連)表示轉(zhuǎn)折關(guān)系的詞。
(7)(連)表示肯定判斷的詞。
(8)(連)表示兩件事在時間上前后相承。
1. 做,行,做事:為人。為時。為難。不為己甚(不做得太過分)。
2. 當做,認做:以為。認為。習以為常。
3. 變成:成為。
4. 是:十兩為一斤。
5. 治理,處理:為政。
6. 被:為天下笑。
7. 表示強調(diào):大為惱火。
8. 助詞,表示反詰或感嘆:敵未滅,何以家為?
9. 姓。
1. 替,給:為民請命。為虎作倀。為國捐軀。
2. 表目的:為了。為何。
3. 對,向:不足為外人道。
4. 幫助,衛(wèi)護。
1.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,現(xiàn)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:王國。王法。公子王孫。王朝(cháo)。
2.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
3.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(lǐng)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橋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
4. 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
5. 姓。
1. 古代指統(tǒng)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
(1)(動)輸;失利:失~|~局。
(2)(動)打??;使失?。?span>擊~|大~敵軍。
(3)(動)失??;不成功:~訴|~筆。
(4)(動)毀壞;搞壞:~壞|傷風~俗。
(5)(動)解除;消除:~毒|~火。
(6)(動)破舊;腐爛;凋謝:腐~|開不~的花朵。
與成則為王,敗則為虜相關(guān)的成語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1a5143ac9b1a5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