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正不阿
持正不阿的意思
⒈ 持守公正正派,不迎合阿諛。
引明范濂《云間據(jù)目抄》卷一:“平居議論臧貶,務(wù)持正不阿;與人交,不以盛衰為軒輊?!?br />清馮桂芬《誥封·行述》:“即事君亦當(dāng)持正不阿,勿蹈唯諾之習(xí)?!?/span>
堅(jiān)守正道,而不逢迎曲從。
【解釋】持守公正正派,不迎合阿諛。
【出處】明·范濂《云間據(jù)目抄》卷一:“平居議論臧貶,務(wù)持正不阿;與人交,不以盛衰為軒輊?!?/p>
【示例】即事君亦當(dāng)持正不阿,勿蹈唯諾之習(xí)。清·馮桂芬《誥封·行述》
【近義詞】剛正不阿
【反義詞】阿諛奉承
【語法】持正不阿作謂語、定語;指剛強(qiáng)正直,不逢迎。
字義分解
(1)(動(dòng))拿著;握著:~槍。
(2)(動(dòng))支持;保持:堅(jiān)~|~久|~之以恒。
(3)(動(dòng))主管;料理:~家|主~。
(4)(動(dòng))對(duì)抗:相~不下。
1. 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(duì):正午。正中(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2. 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dāng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
3. 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
4. 恰好:正好。正中(zhōng )下懷。
5. 表示動(dòng)作在進(jìn)行中:他正在開會(huì)。
6. 兩者相對(duì),好的、強(qiáng)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(duì),與“副”相對(duì):正面。正本。
7. 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
8. 改去偏差或錯(cuò)誤:正骨。正誤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9. 圖形的各個(gè)邊的長(zhǎng)度和各個(gè)角的大小都相等的:正方形。
10. 指失去電子的,與“負(fù)”相對(duì):正電。
11. 大于零的,與“負(fù)”相對(duì):正數(shù)(shù)。
12. 姓。
1. 副詞。
2. 用在動(dòng)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
3. 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
1.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:阿大。阿爺。阿爹。阿羅漢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10d543ac9b10d5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