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平之論
持平之論的意思
⒈ 謂公正合理的議論和意見。
引清紀(jì)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先師劉文正公曰:‘神仙必有,然必非今之賣藥道士;佛菩薩必有,然必非今之説法禪僧?!蛊涑制街撘印!?br />《官場(chǎng)現(xiàn)形記》第三四回:“此乃做書人持平之論;若是一概抹殺,便不成為恕道了?!?/span>
客觀公正的意見或評(píng)論。
【解釋】持平:保持公正;沒有偏向。公正的議論或調(diào)和折中的言論。
【出處】清 紀(jì)昀《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二》:“先師劉文正公曰:‘神仙必有,然必非今之賣藥道士;佛菩薩必有,然必非今之說法禪僧。’斯其持平之論矣?!?/p>
【示例】此乃做書人持平之論;若是一概抹殺,便不成為恕道了。(清 李寶嘉《官場(chǎng)現(xiàn)形記》第三十四回)
【近義詞】不偏不倚、公正無私
【反義詞】偏聽偏信、一孔之見、偏激之詞
【語法】持平之論偏正式;作賓語;含褒義,形容調(diào)和折中的言論。
字義分解
(1)(動(dòng))拿著;握著:~槍。
(2)(動(dòng))支持;保持:堅(jiān)~|~久|~之以恒。
(3)(動(dòng))主管;料理:~家|主~。
(4)(動(dòng))對(duì)抗:相~不下。
(1)(形)表面沒有高低凹凸;不傾斜:~坦|~板|路很~。
(2)(動(dòng))使平:~了三畝地。
(3)(動(dòng))跟別的東西高度相同;不相上下:~槽|~列|~局。
(4)(形)平均;公平:~分|持~之論。
(5)(形)安定:風(fēng)~浪靜|心~氣和。
(6)(動(dòng))武力鎮(zhèn)壓;平定:~叛|~亂。
(7)(動(dòng))抑止(怒氣):你~~氣。
(8)(形)經(jīng)常的;普通的:~時(shí)|~淡。
(9)(名)平聲:~仄|~上去入。(Pínɡ)姓。
1. 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(jì)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
4. 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
5. 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
6. 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
1.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:論斷。論點(diǎn)。論辯。論據(jù)。論者。議論。討論。辯論。
2.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論和言論:理論。輿論。專論。社論。
3. 學(xué)說,有系統(tǒng)的主張:系統(tǒng)論。
4. 看待:一概而論。
5. 衡量,評(píng)定:論罪。論功行賞。
6. 按照:論件。論資排輩。
7. 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108b43ac9b108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