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詞語(yǔ)拼音 漢語(yǔ)解釋
寵辱若驚
寵辱若驚的意思
⒈ 謂君王以居下為道,得之則驚喜,失之則驚恐。
引《老子》:“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?!?br />張舜徽疏證:“古之陳君道者,謂人主宜卑弱自處,故恒以居下為言。既云愛(ài)居下矣,故得之若驚,謂驚喜也;失之若驚,謂驚恐。”
得寵或受辱皆感到驚惶。語(yǔ)出《老子.第一三章》:「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?!剐稳莼嫉没际У男那?。
【解釋】無(wú)論受寵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動(dòng)。形容人非常計(jì)較得失。
【出處】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?!?/p>
【示例】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
【近義詞】斤斤計(jì)較
【反義詞】寵辱不驚
【語(yǔ)法】寵辱若驚主謂式;作謂語(yǔ);形容人非常計(jì)較得失。
字義分解
(動(dòng))喜愛(ài);愛(ài);偏愛(ài)。
(1)(名)恥辱:羞~|屈~。
(2)(動(dòng))使受恥辱;侮辱:~罵|喪權(quán)~國(guó)。
(3)(動(dòng))玷辱:~沒(méi)|~命。
(4)〈書〉謙辭;表示承蒙:~臨|~承指教。
1.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2.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無(wú)人。置若罔聞。門庭若市。
3. 你,汝:若輩?!案粢?,復(fù)若賦,則何如?”
4. 約計(jì):若干(gān )。若許。
5. 此,如此:“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。”
6. 順從:“曾孫是若。”
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話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若而嘆。”
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話中的樹名)。
9. 指“杜若”(古書上說(shuō)的一種香草):“沐蘭澤,含若芳”。若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
10. 文言句首助詞,常與“夫”合用:“若夫陰雨霏霏,連月不開?!?/p>
11.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后,表示事物的狀態(tài):“桑之未落,其葉沃若”。
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~慌。吃~。
2.驚動(dòng):打草~蛇。
3.騾、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來(lái):馬~了。
按照詞語(yǔ)字?jǐn)?shù)查詢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0ba443ac9b0ba4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