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除的意思
⒈ 授官于外郡。
引《后漢書·楊賜傳》:“﹝楊賜﹞出除陳倉令,因病不行。公車徵不至,連辭三公之命?!?br />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事感》:“天統(tǒng)初, 濟南來府君出除譙郡,時功曹清河崔公恕,弱冠有令德,於時春夏積旱,送別者千餘人?!?/span>
字義分解
(1)(動)從里面走向外面:~來|~席。
(2)(動)超出。
(3)(動)往外拿:~主意。
(4)(動)出產(chǎn)、產(chǎn)生、發(fā)生:~問題。
(5)(動)發(fā)出:~汗。
(6)(動)顯露:~名。
(7)(動)顯得量多:不~數(shù)。
(8)(動)支出:~納。
(9)(名)〈方〉跟“往”連用;表示向外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;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:一~戲。(動)用在動詞后;表示動作從里往外:跑~大門。(動)用在動詞后;表示動作完成。含有從隱蔽到顯露或從無到有的意思:做~成績。(助)用在形容詞后;表示超出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;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
(1)(動)去掉:斬草~根。
(2)(介)不算在內(nèi):~外。
(3)(名)算術(shù)中用一個不是零的數(shù)把另一個數(shù)分成若干等份:六~二。
(4)(名)臺階:庭~。
(5)(動)封建時代指任命官員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01dc43ac9b01dc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