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尊的意思
⒈ 亦作“出樽”。
⒉ 古代國君與貴賓宴飲,尊在兩楹間,坫在尊之南,獻酬皆自尊南出,故稱。
引《禮記·明堂位》:“山節(jié)、藻棁、復廟、重檐、刮楹、達鄉(xiāng)、反坫、出尊、崇坫、康圭、疏屏、天子之廟飾也?!?br />孔穎達疏:“出尊者,尊在兩楹間,坫在尊南,故云出尊。”
《隋書·牛弘傳》:“丈八之室,神位有三,加以簠簋邊豆,牛羊之俎,四海九州美物咸設,復須席上升歌,出樽反坫,揖讓升降,亦以隘矣。”
⒊ 指出尊之地。
引《穆天子傳》卷五:“許男不敢辭,升坐於出尊,乃用宴樂。天子賜許男駿馬十六, 許男降再拜空首,乃升平坐。及暮,天子遣許男歸。”
郭璞注:“坐之於尊邊,使為酒魁,欲以盡歡酣也。”
字義分解
(1)(動)從里面走向外面:~來|~席。
(2)(動)超出。
(3)(動)往外拿:~主意。
(4)(動)出產(chǎn)、產(chǎn)生、發(fā)生:~問題。
(5)(動)發(fā)出:~汗。
(6)(動)顯露:~名。
(7)(動)顯得量多:不~數(shù)。
(8)(動)支出:~納。
(9)(名)〈方〉跟“往”連用;表示向外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;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:一~戲。(動)用在動詞后;表示動作從里往外:跑~大門。(動)用在動詞后;表示動作完成。含有從隱蔽到顯露或從無到有的意思:做~成績。(助)用在形容詞后;表示超出:快往~走。(量)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;戲曲中的一個獨立劇目叫一出
(1)(名)地位或輩份高:~卑|~親|~長。
(2)(形)敬重:~敬|~師愛生。
(3)(名)敬辭;舊時稱跟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:~府|~駕|~夫人|~姓大名。
(4)量詞:ɑ)用于神佛塑像:一~佛像。b)用于炮:十~大炮。
(5)同‘樽’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b018943ac9b0189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