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行的意思
⒈ 公然行動,公然進(jìn)行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盜賊公行,而天癘不戒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》:“左右近習(xí),爭弄權(quán)柄,交通請託,賄賂公行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如今果是楊國忠為相,賄賂公行,不知埋沒了多少高才絶學(xué)?!?/span>
⒉ 古官名。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車行列事。參見“公路”。
引《詩·魏風(fēng)·汾沮洳》:“美如英,殊異乎公行?!?br />毛傳:“公行,從公之行也?!?br />鄭玄箋:“從公之行者,主君兵車之行列?!?br />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及成公即位,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,以為公族。又宦其餘子,亦為餘子;其庶子為公行。 晉於是有公族、餘子、公行?!?br />杜預(yù)注:“庶子,妾子也。掌率公戎行?!?/span>
⒊ 鴉片戰(zhàn)爭前廣州十三行商人的行會組織。 清康熙五九年(1720年)創(chuàng)設(shè),次年解散,后屢設(shè)屢廢。設(shè)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擔(dān)官府差科,消除內(nèi)部競爭,規(guī)定進(jìn)出口貨市價,分配各行業(yè)務(wù),約束外商活動,經(jīng)辦中外交涉事項和解決同業(yè)困難。 《南京條約》簽訂后,公行取消。
⒋ 復(fù)姓。 戰(zhàn)國齊有公行子。見《青州府志》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屬于國家或集體的(跟‘私’相對):~款|~物|~事公辦。
(2)(形)共同的;大家承認(rèn)的:~分母|~議|~約。
(3)(形)屬于國際間的:~海|~制|~斤。
(4)(動)使公開:~布|~之于世。
(5)(形)公平;公正:~買~賣|大~無私|秉~辦理。
(6)(名)公事;公務(wù):辦~|~余。
(7)(Gōnɡ)姓。
(8)(名)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~爵|~侯|王~大臣。
(9)(名)對上了年紀(jì)的男子尊稱:諸~|張~。
(10)(名)丈夫的父親;公公:~婆。
(11)(形)(禽獸)雄性的(跟‘母’相對):~羊|這只小雞是~的。
1.行為舉止:品~|操~|德~。
2.走、走路:直~|前~|寸步難~。
3.前往:南~|與子偕~。
4.流動、流通:發(fā)~|運(yùn)~|風(fēng)~一時。
5.做、從事、實(shí)施:~醫(yī)|~善|實(shí)~。
6.可以:只要盡力去做就~了。
7.能干、能力強(qiáng):你真~。
8.行書的簡稱:~草|~楷|真~。
9.不久、將要:~將就木。
10.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體裁:〈短歌行〉|〈琵琶行〉。
11.量詞,計算酌酒奉客的單位:賓主百拜,而酒三行。(漢.揚(yáng)雄《法言.修身》)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fb0843ac9afb08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