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是公非的意思
⒈ 公認的是非。
引唐劉禹錫《天論上》:“人能勝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則是為公是,非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賞,違之必罰。”
唐李翱《答皇甫湜書》:“故欲筆削國史,成不刊之書,用仲尼褒貶之心,取天下公是公非為本?!?br />清趙翼《戲為迭字體》詩:“公是公非訂弟兄,徐行疾行攜子姪?!?br />伍修權(quán)《關(guān)于控訴美國侵略中國案的發(fā)言稿》:“全世界的公是公非是不容顛倒的?!?/span>
【解釋】公認的是非。
【出處】唐·劉禹錫《天論上》:“人能勝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則是為公是,非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賞,違之必罰。”
【示例】公是公非訂弟兄,徐行疾行攜子侄。清·趙翼《戲為疊字體》
【語法】公是公非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是非。
字義分解
(1)(形)屬于國家或集體的(跟‘私’相對):~款|~物|~事公辦。
(2)(形)共同的;大家承認的:~分母|~議|~約。
(3)(形)屬于國際間的:~海|~制|~斤。
(4)(動)使公開:~布|~之于世。
(5)(形)公平;公正:~買~賣|大~無私|秉~辦理。
(6)(名)公事;公務(wù):辦~|~余。
(7)(Gōnɡ)姓。
(8)(名)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~爵|~侯|王~大臣。
(9)(名)對上了年紀的男子尊稱:諸~|張~。
(10)(名)丈夫的父親;公公:~婆。
(11)(形)(禽獸)雄性的(跟‘母’相對):~羊|這只小雞是~的。
1. 表示解釋或分類:他是工人?!栋ⅲ颜齻鳌返淖髡呤囚斞浮?/p>
2. 表示存在:滿身是汗。
3. 表示承認所說的,再轉(zhuǎn)入正意,含有“雖然”的意思:詩是好詩,就是太長了。
4. 表示適合:來的是時候。
5. 表示任何:凡是。是活兒他都肯干。
6. 用于問句:他是走了嗎?
7. 加重語氣,有“的確”、“實在”的意思:天氣是冷。
8. 對,合理,與“非”相對:是非。他說的是。實事求是。
9. 認為對:是古非今。各行其是。深是其言。
10. 表示應(yīng)承或同意(單說一個“是”字):是,我就去。
11. 這,此:是日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比比皆是。
12. 助詞,把行為對象提前表示只這樣做:惟你是問。惟利是圖。
13. 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f4bb43ac9af4b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