掛劍的意思
⒈ 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載:春秋時, 吳王壽夢少子季札封于延陵,號延陵季子。他出使路過徐國,徐國國君很愛他的劍。 季札已心許,準(zhǔn)備回來時再送給他。等到回來時, 徐君已死, 季札就把劍掛在徐君墓上,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。后以“掛劍”為懷念亡友或?qū)ν鲇咽匦诺牡涔?。亦以諱稱朋友逝世。
引唐王維《哭祖六自虛》詩:“不期先掛劍,長恐后著鞭?!?br />明張煌言《祭定西侯張侯服文》:“徒深掛劍之懷,每阻炙雞之愿?!?br />蘇曼殊《答蕭公書》:“今托穆弟奉去《飲馬荒城圖》一幅,敬乞足下為焚化於趙公伯先墓前,蓋同客秣陵時許趙公者,亦昔人掛劍之意。”
表示對亡友的追懷及信義。參見「季札掛劍」條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借助于繩子、鉤子、釘子等使物體附著于某處的一點或幾點
(2)(動)把耳機(jī)放回電話機(jī)上使電路斷開:電話先不要~;等我查一下。
(3)(動)〈方〉指交換機(jī)接通電話;也指打電話:請你~總務(wù)科|給防汛指揮部~個電話。
(4)(動)鉤:釘子把衣服~住了。
(5)(動)〈方〉(內(nèi)心)牽掛:他總是~著隊里的事。
(6)(動)〈方〉(物體表面)蒙上;糊著:臉上~了一層塵土|瓷器外面~一層釉子。
(7)(動)登記:~失|~一個號。
(8)(量)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東西:一~四輪大車|十多~鞭炮。
(名)古代兵器;青銅或鐵制成;長條形;一端尖;兩邊有刃;可以佩帶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e66943ac9ae669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