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逼民反
官逼民反的意思
官逼民反
(1) 官吏極力敲詐、剝削,民眾就會反對官府,以示不滿
⒈ 見“官逼民反”。亦作“官偪民反”。官府壓迫人民,迫使人民起來反抗。
引清魏源《圣武記》卷九:“初教匪起事,皆以官偪民反為詞?!?br />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二八回:“廣西事情一半亦是官逼民反。正經(jīng)説起來,三天亦説不完?!?br />《中國歌謠資料·鞭打繩拴》:“災(zāi)荒不管,要糧要款,鞭打繩拴,官逼民反?!?/span>
官吏壓迫人民,迫使人民起而反抗。
【解釋】在反動統(tǒng)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,人民無法生活,被迫奮起反抗。
【出處】清 魏源《圣武記》第九卷:“初教匪起事,皆以官逼民反為詞?!?/p>
【示例】官逼民反,這是歷代農(nóng)民起義的共同特點。
【近義詞】官逼民變、鋌而走險、揭竿而起
【反義詞】愛民如子
【語法】官逼民反連動式;作賓語;指人民被迫奮起反抗。
字義分解
(1)(名)政府機關(guān)或軍隊中經(jīng)過任命的、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;在我國現(xiàn)多用于軍隊和外交場合。
(2)(形)舊時稱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辦|~費。
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廁所。
(4)(Guān)姓。
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
(1)(動)逼迫;給人以威脅:形勢~人。
(2)(動)強迫索?。?span>~債。
(3)(動)逼近:~視(很相似)|大軍已~城郊。
(4)(形)〈書〉狹窄:~仄(地方窄)。
(1)(名)人民:~辦|~變|~兵|吊~代罪|勞~傷財|全~皆兵。
(2)(名)某族的人:藏~|回~。
(3)(名)從事某種職業(yè)的人:農(nóng)~|漁~|牧~。
(4)(名)民間:~歌|~謠。
(5)(名)非軍人;非軍事的:軍~團結(jié)|擁政愛~。
(1)(動)回;還:~擊。
(2)(動)反抗;反對:造~。
(3)(動)翻轉(zhuǎn):~復(fù)。
(4)(動)推及:舉一~三。
(5)(形)與“正”相對:~面。
(6)(副)反而;相反地:畫虎不成~成犬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e03043ac9ae030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