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語的意思
⒈ 不實(shí)在的話;沒有根據(jù)的話。
引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吾年垂四十,在兵中十歲,厭浮語虛辭?!?br />宋蘇轍《龍川別志》卷下:“臺(tái)官蔣之奇以浮語彈奏歐陽公,英宗不聽?!?br />宋葉適《校書郎王公夷仲墓志銘》:“上意解,浮語浸息?!?/span>
⒉ 輕薄話。
引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霍筠》:“賈王以為可動(dòng),復(fù)相間試以浮語。”
字義分解
(1)(動(dòng))停留在液體表面上(跟‘沉’相對)
(2)(動(dòng))〈方〉在水里游:他一口氣~到對岸。
(3)(形)在表面上的:~皮|~面|~土。
(4)(形)可移動(dòng)的:~財(cái)。
(5)(形)暫時(shí)的:~記|~支。
(6)(形)輕浮;浮躁:他人太~;辦事不踏實(shí)。
(7)(形)空虛;不切實(shí):~名|~夸。
(8)(形)超過;多余:人~于事|~額。
1. 話:語言。漢語。英語。語錄。語匯。語重心長。
2. 指“諺語”或“古語”:語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。
3. 代替語言的動(dòng)作:手語。旗語。
4. 說:細(xì)語。低語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ddea43ac9addea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