賦歸去的意思
⒈ 亦作“賦歸田”、“賦歸來”。
引晉陶潛為彭澤令,不愿“為五斗米折腰”,辭官歸隱,并賦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,胡不歸?”
唐王維《奉送六舅歸陸渾》詩:“酌醴賦歸去,共知陶令賢?!?br />宋邵雍《誨答堯夫見寄》詩:“應笑無成三黜后,病衰方始賦歸田?!?br />宋晁補之《八聲甘州·揚州次韻和東坡錢塘作》詞:“謂東坡 、未老賦歸來,天未遣公歸?!?br />宋葉夢得《滿江紅·重陽賞菊》詞:“問何須、特地賦歸來,拋彭澤。”
字義分解
(1)(動)(上對下)交給:~予。
(2)(名)舊指田地稅:田~|~稅。
(3)(名)我國古代文體;盛行于漢魏六朝;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。
(4)(動)做(詩、詞):~詩一首。
1. ?返回,回到本處:歸國。歸程。歸僑。歸寧(回娘家看望父母)。歸?。?span id="ismiezw" class="pinyin">xǐng)(回家探親)。歸真反璞。
2. ?還給:歸還。物歸原主。
3. ?趨向,去往:歸附。眾望所歸。
4. ?合并,或集中于一類,或集中于一地:歸并。歸功。歸咎。
5. ?由,屬于:這事歸我辦。歸屬。
6. ?結局:歸宿(
)。7. ?珠算中一位除數(shù)的除法:九歸。
8. ?古代稱女子出嫁:“之子于歸,宣其室家”。
9. ?自首。
(1)(動)離開:拿~|~世|~職|~留兩便。
(2)(動)失去;失掉:大勢已~。
(3)(動)除去;除掉:~?。穑ぁ?/p>
(4)(動)距離:兩地相~四十里|~今五十年。
(5)(副)過去的;特指過去的一年:~年|~冬今春。
(6)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:~向|從成都~重慶。
(7)用在另一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:你們~考慮考慮。
(8)用在動賓結構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:他聽報告~了。
(9)用在動詞結構(或介詞結構)與動詞(或動詞結構)之間;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、方向或態(tài)度;后者是前者的目的:提水~澆花|要從主要方面~檢查。
(10)去聲:平上~入。
(11)(動)扮演(戲劇里的角色):在這出戲中;他~廠長。
(12)用在動詞后;表示動作離開說話人所在地:拿~|捎~。
(13)用在動詞后;表示動作的繼續(xù)等:信步走~(=過去)|讓他說~(=下去)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d6a443ac9ad6a4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