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故鼎新
革故鼎新的意思
革故鼎新
(1) 革除舊弊,創(chuàng)立新制
⒈ 亦作“革故立新”。
引《易·雜卦》: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。”
唐張說《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揚州刺史大都督梁國文貞公碑》:“夫以革故鼎新,大來小往,得喪而不形於色,進退而不失其正者,鮮矣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后唐莊宗同光二年》:“陛下革故鼎新,為人除害,而有司未改其所為。”
陳毅《示兒女》詩:“看我中華躍上游,革故鼎新事事侔?!?br />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是以寬厚出名的,講究忠信。是一個勵精圖治,革故立新的單于?!?/span>
革除舊弊,建立新制。多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?!杜f五代史.卷三.梁書.太祖本紀三》:「革故鼎新,諒歷數(shù)而先定,創(chuàng)業(yè)垂統(tǒng),知圖箓以無差。」也作「鼎新革故」、「革舊鼎新」。
【解釋】除去舊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舊的。
【出處】《周易 雜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?!?/p>
【示例】北京地方,受歷代君主的壓力,害得毫無生氣,此后革故鼎新,當(dāng)有一番佳境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七回)
【近義詞】除舊布新、吐故納新、除舊更新、改弦易轍、改弦更張、推陳出新
【反義詞】陳陳相因、抱殘守缺、因循守舊、保殘守缺
【語法】革故鼎新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字義分解
1.去了毛經(jīng)過加工的獸皮:皮革。革履(皮鞋)。革囊。
2.改變:革新。革命。改革。變革。
3.取消,除掉:革除。革職。革故鼎新(去除舊的,建立新的)。
4.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,如鼓等。
5.姓。
(1)(名)事故:變~。
(2)(名)緣故;原因:無~缺勤|不知何~。
(3)故意;有意:~作鎮(zhèn)靜|明知~犯。
(4)(連)所以;因此:今日大雨傾盆;~未如期起程。
(5)(形)原來的;從前的;舊的:~址|~鄉(xiāng)|黃河~道|依然~我。
(6)(名)朋友;友情:親~|沾親帶~。
(7)(人)死亡;已經(jīng)死亡的(人):病~|染病身~|父母早~|~友。
(1)(名)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;三足兩耳:鐘~。
(2)(副)正當(dāng)、正在:~盛。
1.剛有的,剛經(jīng)驗到的;初始的,沒有用過的,與“舊”、“老”相對:新生。新鮮。新奇。新貴。新綠。新星。新秀。新聞。新陳代謝。
2.性質(zhì)改變得更好,與“舊”相對:改過自新。推陳出新。
3.不久以前,剛才:新近。
4.表示一種有異于舊質(zhì)的狀態(tài)和性質(zhì):斧斤。
5.稱結(jié)婚時的人或物:新娘。新郎。新房。
6.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的簡稱。
7.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c70143ac9ac70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