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龍?jiān)谔?/p>
飛龍?jiān)谔斓囊馑?/p>
⒈ 比喻帝王在位。
引語本《易·乾》:“九五,飛龍?jiān)谔欤姶笕??!?br />孔穎達(dá)疏:“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?!?br />宋陸游《丞相率文武百僚請建重明節(jié)表》:“飛龍?jiān)谔?,方仰君臨之德;流虹繞渚,寶開圣作之祥?!?br />《古今小說·木綿庵鄭虎臣報(bào)冤》:“陛下飛龍?jiān)谔欤侍煲庖允除埵揪??!?/span>
語出《易經(jīng).乾卦.九五》:「飛龍?jiān)谔欤姶笕?。」比喻帝王在位?/p>
【解釋】比喻帝王在位。語本《易·干》:“九五,飛龍?jiān)谔?,利見大人。”孔穎達(dá)疏:“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?!?/p>
【出處】《周易·乾》:“九五,飛龍?jiān)谔?,利見大人?!笨追f達(dá)疏:“謂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?!?/p>
【示例】飛龍?jiān)谔?,方仰君臨之德;流虹繞渚,寶開圣作之祥。宋·陸游《丞相率文武百僚請建重明節(jié)表》
【語法】飛龍?jiān)谔熳髦^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帝王等。
字義分解
(1)鳥飛。
(2)(形)物體在空中飄蕩或行駛:雪花紛~。
(3)(形)快;像飛一樣:~駛。
(4)(動(dòng))揮發(fā):酒~味了。
(5)(形)意外的:流言~語。
(1)(名)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(dòng)物;能興云降雨。
(2)(名)封建時(shí)代作為帝王的象征;也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。
(3)(名)生物學(xué)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動(dòng)物;如恐龍、翼手龍等。
(4)(名)(Lónɡ)姓。
(1)(動(dòng))存在;生存
(2)(動(dòng))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:他不~家|鋼筆~桌子上。
(3)(動(dòng))留在:~位。
(4)(動(dòng))參加(某團(tuán)體);屬于(某團(tuán)體)。
(5)(動(dòng))在于;決定于:學(xué)習(xí)好;主要~于自己努力。
(6)(助)“在”和“所”連用;表示強(qiáng)調(diào)。
(7)(介)表示時(shí)間、處所、范圍等:事情發(fā)生~去年|~禮堂開會(huì)。
(8)(副)正在(表示動(dòng)作行為的進(jìn)行或者持續(xù)):姐姐~做功課。
(1)(名)頭頂。
(2)(名)天空:~邊。
(3)(名)頂部的;凌空架設(shè)的:~窗。
(4)(名)一晝夜二十四小時(shí)的時(shí)間;有時(shí)專指白天:今~。
(5)(名)一天的某一段時(shí)間:天不早啦。
(6)(名)季節(jié):春~|三伏~。
(7)(名)天氣:陰~。
(8)(名)天然的;天生的:~資|~才。
(9)(名)自然界:~災(zāi)。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;造物者:~意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:~堂|歸~。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bb1143ac9abb11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