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:ㄈㄟ ㄒ一ㄤˇ ㄈㄟ ㄈㄟ ㄒ一ㄤˇ ㄔㄨˇ
非想非非想處的意思
⒈ 佛教謂無色界第四天的禪定。諸天之最勝者。即非有想非無想定。參見“非想非非想處天”。
引《楞嚴(yán)經(jīng)》卷九:“識性不動,以滅窮研;於無盡中,發(fā)實盡性;如存不存,若盡非盡。如是一類,名非想非非想處?!?br />《法苑珠林》卷九九引《新婆娑論》曰:“汝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耶?”
字義分解
(1)(名)錯誤;不對:明辨是~。
(2)(副)不合于:~法。
(3)(動)不以為然;反對;責(zé)備:~難。
(4)(副)不是:~賣品。
(5)(副)表示否定;跟“不”呼應(yīng);表示雙重否定;意思是一定要這樣:~下苦功不可。
(6)(副)必須;偏偏;不行:~他莫可。
(1)(動)開動腦筋;思索:~辦法|冥思苦~。
(2)(動)推測;認(rèn)為:猜~|~來|~必。
(3)(動)希望;打算:我~去桂林。
(4)(動)懷念;想念:~家|朝思暮~。
(1)(名)錯誤;不對:明辨是~。
(2)(副)不合于:~法。
(3)(動)不以為然;反對;責(zé)備:~難。
(4)(副)不是:~賣品。
(5)(副)表示否定;跟“不”呼應(yīng);表示雙重否定;意思是一定要這樣:~下苦功不可。
(6)(副)必須;偏偏;不行:~他莫可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b50243ac9ab502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