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憤不平的意思
憤憤不平
(1) 心中不服,為之【hao86.com好工具】十分氣惱
⒈ 心中不平,為之十分氣憤。
引《古今小說·游酆都胡母迪吟詩》:“樞密使韓世忠憤憤不平,親詣檜府爭論,俱各罷斥?!?br />《隋唐演義》第三三回:“令狐達(dá)爭不過叔謀,憤憤不平,只得自回衙宇,寫本題奏去了?!?br />陳登科《赤龍與丹鳳》第一部七:“宋蚒聽到這些憤憤不平的議論,只好把鼻子一捏,再也不提了。”
心中十分氣惱而不服。
【解釋】憤憤:像生氣的樣子。因不公平的事而憤怒或不滿。
【出處】晉 王隱《晉書 桓秘傳》:“秘亦免官,居于宛陵,每憤憤有不平之色。”
【示例】大家明白小明是代人受過,心中都替他憤憤不平。
【近義詞】怒火中燒、怒氣滿腹
【反義詞】心平氣和、平心靜氣、隨遇而安、心服口服、知足常樂
【語法】憤憤不平偏正式;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指心中不服。
字義分解
(動)因為不滿意而感情激動;發(fā)怒:~然|~憤|~激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ac9b43ac9aac9b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