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挫抑揚
頓挫抑揚的意思
⒈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(zhuǎn)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參見“抑揚頓挫”。
引宋魏慶之《詩人玉屑·靖節(jié)·休齋論<?xì)w去來辭>》:“陶淵明罷彭澤令,賦《歸去來》,而自命曰辭。迨今人歌之,頓挫抑揚,自協(xié)聲律,蓋其詞高甚。”
明王鏊《震澤長語·文章》:“子美之作,有綺麗穠郁者,有平澹藴藉者,有高壯渾涵者,有感慨沉鬱者,有頓挫抑揚者,后世有作,不可及矣?!?br />《九尾龜》第一回:“那一聲搖板,卻唱得頓挫抑揚,十分圓穩(wěn)?!?br />魯迅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但這是當(dāng)時的風(fēng)氣,要激昂慷慨,頓挫抑揚,才能被稱為好文章。”
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高低轉(zhuǎn)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也作「抑揚頓挫」。
【解釋】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(zhuǎn)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
【出處】宋 魏慶之《詩人玉屑 靖節(jié) 休齋論〈歸去來辭〉》:“陶淵明罷彭澤令,賦《歸去來》,而自命曰辭。迨今人歌之,頓挫抑揚,自協(xié)聲律,蓋其詞高甚。”
【示例】但這是當(dāng)時的風(fēng)氣,要激昂慷慨,頓挫抑揚,才能被稱為好文章。魯迅《〈集外集〉序言》
【近義詞】抑揚頓挫
【反義詞】平鋪直敘
【語法】頓挫抑揚作定語、狀語、補語;形容聲音。
字義分解
1.稍停:他~了一下,又接著往下說。
2.書法上指用力使筆著紙而暫不移動:一橫的兩頭都要~一~。
3.(頭)叩地;(腳)跺地:~首?!恪?/span>
4.處理;安置:整~。安~。
5.立刻;忽然:~然?!??!澳?。
6.用于吃飯、斥責(zé)、勸說、打罵等行為的次數(shù):一天三~飯。被他說了一~。
7.姓。
8.疲乏:困~。勞~。
(1)(動)進(jìn)行不順利:~折。
(2)(動)壓下、降低:~敵人的銳氣;長自己的威風(fēng)。
(1)(動)向下按;壓制:壓~|~止。
(2)〈書〉(連)表示選擇;相當(dāng)于“或是”、“還是”:求之歟~與之歟?
(3)〈書〉(連)表示轉(zhuǎn)折;相當(dāng)于“可是”、“但是”:非惟天時;~亦人謀也。
(1)(動)高舉;往上升:飄~|~帆。
(2)(動)往上撒:~場。
(3)(形)傳播出去:贊~|~言。
(4)(形)指容貌好看:其貌不~。
(5)(名)指江蘇揚州。
(6)(名)姓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957243ac9a9572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