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唇相譏
反唇相譏的意思
反唇相譏
(1) 唇:唇舌,代指言語;[hao86.com好工具]譏:譏諷。反過來譏諷對方
⒈ 受到指責(zé)不服氣而反過來對對方加以譏諷。參見“反脣”、“反脣相稽”。
引清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·誤增不字義》:“於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,皆與古人反脣相譏也。”
亦作“反唇相譏”。 巴金《秋》一:“‘三妹,你怕什么?我又不會把你嫁給枚表弟,’ 覺民反唇相譏地說?!?br />《人民文學(xué)》1978年第4期:“姑娘聽出話里帶刺,并沒反唇相譏。”
受到指責(zé)不服氣,反過來譏斥、責(zé)問對方。清.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.誤增不字例》:「于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,皆與古人反唇相譏也?!挂沧鳌阜创较嗷?。
【解釋】反唇: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氣;引申為頂嘴。譏:諷刺、挖苦、嘲笑。反過嘴來譏諷對方。
【出處】清 俞樾《古書疑義舉例 誤增不字義》:“于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,皆與古人反唇相譏也。”
【示例】濟(jì)渡滿不買帳,反唇相譏:“皇上信得過我,干您哪一條?”(華而實(shí)《漢衣冠》七)
【近義詞】反唇相稽
【反義詞】張口結(jié)舌、無言以對
【語法】反唇相譏偏正式;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爭斗的場合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回;還:~擊。
(2)(動)反抗;反對:造~。
(3)(動)翻轉(zhuǎn):~復(fù)。
(4)(動)推及:舉一~三。
(5)(形)與“正”相對:~面。
(6)(副)反而;相反地:畫虎不成~成犬。
(名)人或某些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部分:嘴~。
1. 交互,行為動作由雙方來: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識。相傳(chuán )。相符。相繼。相間(jiàn )。相形見絀。相得益彰(兩者互相配合,更加顯出雙方的長處)。
2. 動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對象的:相信。相煩。相問。
3. 親自看(是否中意):相親。相中(zhòng)。
4. 姓。
譏諷:~笑?!?。反唇相~。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826c43ac9a826c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