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裘負(fù)芻
反裘負(fù)芻的意思
反裘負(fù)芻
(1) 反裘:反穿皮襖(古人穿裘毛朝外,反穿則毛在里)。負(fù)芻:背柴。反穿皮衣背柴薪,形容生活之窮困,勞【好工具h(yuǎn)ao86.com】苦操作。亦比喻為人愚昧,不知本末
⒈ 反穿皮衣,背著柴。
引《晏子春秋·雜上二四》:“晏子之晉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負(fù)芻,息於涂側(cè)者,以為君子也,使人問焉。曰:‘子何為者也?’對曰:‘我越石父者也。’……遂解左驂以贈之,因載而與之俱歸。”
⒉ 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為正,反裘指毛朝里。亦以喻愚昧或不知輕重本末。
引漢劉向《新序·雜事二》:“魏文侯出游,見路人反裘而負(fù)芻, 文侯曰:‘胡為反裘而負(fù)芻?’對曰:‘臣愛其毛?!?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也。’”
亦作“反裘負(fù)薪”。 漢桓寬《鹽鐵論·非鞅》:“無異於愚人,反裘而負(fù)薪,愛其毛。不知其皮盡也。”
謝覺哉《反裘負(fù)薪》:“你不知道皮弄壞了,毛就無處附著嗎?”
形容貧窮勞苦。《晏子春秋.內(nèi)篇.雜上》:「睹弊冠,反裘負(fù)芻,息于涂側(cè)者?!挂沧鳌阜呆秘?fù)薪」。
【解釋】反裘:反穿皮衣;負(fù):背;芻:柴草。反穿皮襖背柴。形容貧窮勞苦。也比喻為人愚昧,不知本末。
【出處】春秋 齊 晏嬰《晏子春秋 雜上二四》:“晏子之晉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負(fù)芻,息于涂側(cè)者,以為君子也,使人問焉?!?/p>
【近義詞】反裘負(fù)薪
【反義詞】未老先衰、年富力強(qiáng)、老態(tài)龍鐘、頭童齒豁
【語法】反裘負(fù)芻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字義分解
(1)(動)回;還:~擊。
(2)(動)反抗;反對:造~。
(3)(動)翻轉(zhuǎn):~復(fù)。
(4)(動)推及:舉一~三。
(5)(形)與“正”相對:~面。
(6)(副)反而;相反地:畫虎不成~成犬。
1.毛皮的衣服:狐~。輕~。集腋成~。
2.姓。
(1)(動)〈書〉背(bēi)
(2)(動)擔(dān)負(fù):~責(zé)任|身~重任。
(3)(動)依仗;依靠:~靠|~險固守。
(4)(動)遭受:~傷|~屈。
(5)(動)享有:久~盛名。
(6)(動)虧欠;拖欠:~債。
(7)(動)背棄;違背:~約|忘恩~義。
(8)(動)失?。ǜ畡佟鄬Γ簞佟捶帧?/p>
(9)(形)小于零的(跟‘正’相對):~數(shù)|~號。(形)指得到電子的(跟‘正’相對):~數(shù)|~號。(形)指得到電子的(跟‘正’相對)
(1)(名)喂牲畜的草:反~。
(2)(動)割草:~牧田中。
與反裘負(fù)芻相關(guān)的成語
最近文章
http://yanglaopt.net/ciyu_view_9a820343ac9a8203/
合作QQ:564591 聯(lián)系郵箱:kefu@hao86.com